正文 第30章 新百家姓取名藝術(1)(2 / 3)

又雲:“又有東郡河南雕陰三族,俱出匈奴之族。漢高祖以宗女妻冒頓。其俗貴者皆從母姓,因改為劉氏。”又雲:“漢賜項氏姓為劉氏。又《通誌·氏族略·同名異實》雲:“劉氏有五:堯之後有劉累,為劉氏;成王封王季之子於劉邑,亦為劉;漢賜項氏、婁氏,並為劉氏;又匈奴之族從母姓劉。”又《姓考》雲:“周大夫食采於劉,亦為劉氏,《左傳》劉康公是也。”又《姓角》雲:“夷姓後魏獨孤氏改為劉氏。又劉聰本冒頓種氏,稱漢甥,改姓劉。劉知遠本沙陀人,冒姓劉。”

【取名實例】①姓名互訓劉克劉實堅劉好劉顏美②姓名反義劉生劉存劉長壽劉茂劉密③諧音取義劉觀劉聲劉暉劉泉④刀部取義劉刃迎劉切劉剡劉劍影⑤文旁取義劉文劉文秀劉斐劉煥⑥希賢慕古劉大魁劉日升劉光地劉雲鵬

陳[Chén]

【字源】《說文》:“陳,宛丘,舜後媯滿之所封,從阜、從木,申聲。”徐箋:“陳之本義即謂陳列,故從阜、從木,申聲。蓋於平陸中布列之義。”按《釋文》:“土山曰阜。”陳義當為土山上林木布列之意。

【姓源】《通誌·氏族略》:“陳氏,媯姓,初封虞城,後封於陳,今陳州治宛丘縣是也,本太昊伏羲氏之墟。周武王克商,乃求舜後,以備三恪,得胡公滿,封之於陳以奉舜祀,子孫以國為氏。又廣陵之陳,實劉氏,魯相,無子,以外孫劉矯嗣。”《姓角》引《世本》雲:“周武王封舜裔胡公滿於太昊之墟,子孫以國為氏。”《魏書·官氏誌》:“後魏侯莫陳氏改為陳氏。”

【取名實例】①姓名互訓陳列陳張陳設

楊[Yáng]

【字源】《說文》:“楊,蒲柳也。從木,易聲。”段玉裁注:“各本作‘木也’二字,今依《藝文類聚》所引正。”

【姓源】《元和姓纂》:“周武王子唐叔虞封於晉,出公遜於齊,生伯僑,天子封為楊侯,子國,以國為姓。”“新唐書·宰相世係表》:“楊氏,出自姬姓。周宣王子尚父封為楊侯。一雲,晉武公子伯僑生文,文生突:突,羊舌大夫也。又雲,晉之公族,食邑於羊舌,凡三縣,一曰銅,二曰楊氏,三曰平陽。突生職,職生赤,赤生容肸,字叔向,晉太傅,食采楊氏,其後以邑為氏。”《廣韻》:“周宣王少子尚父封於楊,號曰楊侯,後並於晉,因為氏。”按《姓源》、《姓考》與《新唐書·宰相世係表》略同,以為楊氏出宣王少子尚父後,而《世本》又同於《元和姓纂》,以楊氏為武王第三子唐叔虞之後。《通誌·氏族略》二說並取,又雲“或曰周景王之後”,然楊氏不從木而從手,作‘揚’。又按所謂晉伯僑之後,乃據揚雄自敘,當為揚姓而非楊姓。《漢書·揚難傳》亦雲“其先出自周伯僑,以支庶食采於晉之揚,因氏。”故《合璧類姓》雲:“揚雄自序從手從易則為揚,與從木從易之楊又為一族。”又或雲楊、揚本一姓。

【取名實例】①姓名互訓楊蒲楊桃也楊揚楊激揚②諧音成詞楊聲楊厲楊善楊美③姓名連義楊柳浪楊柳絮楊梅香楊海波楊帆行楊帆飛④木部起名楊權楊樸楊機楊杞楊枝⑤木部取義楊本心楊杲杲楊柔淑楊柔惠楊楚山楊楚楚

趙[Zhào]

【字源】《說文》:“趙,趨趙也,從走,肖聲。”《說文解字》段注:“趙,趍趙也,從走,肖聲。”誤“趨”作“趍”。按“趍”,《說文》雲:“趨趙久也,從走,多聲。”段注據《玉篇》、《廣韻》改“久”作“夂”,雲:“攵,行遲曳攵攵也,楚危切,各本皆訛久。”是“趍趙”之義為行走遲緩,而“趨趙”義為疾行超越,適相反對。

【姓源】《通誌·氏族略》:“趙氏,嬴姓,與秦同祖,少日皋之後,皆祖皋陶。皋陶十世曰蜚廉。蜚廉二子,一曰惡來,惡來之後為秦;二曰季勝,季勝生孟增,行幸於周成王,是為宅皋狼。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為周穆王禦。穆王賜以趙城,為趙氏。”《風俗通》:“趙之先為秦同祖,其裔孫曰造父,於周穆王為禦驊騮馬錄耳之乘”,“賜以趙城,因以為姓”。《史記·趙世家》:穆王“乃賜造父以趙城,由此為趙氏。”《新唐書·宰相世係表》:“趙氏,出自嬴姓。顓頊裔孫伯益,帝舜賜以嬴姓。十三世孫造父,周穆王封於趙城,因以為氏。”《姓角》雲:“夏桀臣有趙梁,則造父前已有趙氏矣。”

【取名實例】①姓名互訓趙趨趙捷趙桃趙杠趙鈔②姓名反義趙實趙誠趙言實趙棄虛③走部起名趙走趙赴趙赳趙趕趙起趙越趙趣④走部取義趙趨庭趙超騰趙超曠趙超達趙超悟趙超卓⑤聲旁起名趙肖趙俏趙捎趙哨⑥姓名疊韻趙敖趙寶趙浩趙氵皓趙嬈

黃[Huáng]

【字源】《說文》:“黃,地之色也。從田從艸火,艸火亦聲。艸火,古文‘光’。”郭沫若《金文叢考》以為“黃即佩玉”,“後假(借)為黃白字”。按甲骨文似正視人形而腰係佩玉,郭說是。

【姓源】《通誌·氏族略》:“黃氏,嬴姓,陸終之後,封於黃。今光州定城西十二裏有黃國故城在,楚與國也。僖(公)十二年為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亦嬴姓十四氏之一也。”又《宋學士集》載:“台駘封於汾州,其後為沈、姒、蓐、黃諸國,為晉所滅,後亦以黃為氏。”

【取名實例】①姓名互訓黃佩玉黃光黃嘉穀黃始生②姓名相對黃棄疾黃寒也黃功成③姓名連義黃葉秋黃葉青黃龍潛黃鶴鳴黃水東黃山雲④姓名成詞黃霞黃雪黃波黃千葉黃心⑤諧音取義黃士黃機黃正黃自莊⑥疊韻取義黃昂黃嫦黃剛黃航黃尚

周[Zhōu]

【字源】《說文》:“周,密也,從用、口。”段注:“善用其口則密,不密者,皆由於口。”按許、段說誤。甲骨文“周”象田中密播作物之形,見《殷虛文字乙編》三四○八、《殷契遺珠》六○二。金文衍為田下加口,意以口象井,用以灌田,見《保卣》,後“田”之左右邊延長即成“周”,如《牆盤》字即是。故“周”之本義當是周延、周圍,引申之為周密,非從用、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