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她繼續說道:“趙佗滅甌雒國時,開明泮化裝成平民,混在逃難的人群中,來到海邊,找到條小船,出海逃走了,後來就再也沒有他的消息。”
“原來如此,但這又與恨朱她們一脈有什麼關係呢?”我問道。
阿尼笑了笑:“其實,我所知道的有關僰人的曆史並不多,也就這點了。恨朱——也就是阿幺妹公主她們一脈,是開明製的長子沿襲下來的。當僰王開明製與秦國交戰時,把全部子女家眷留在了他的基業所在地,那個開明泮,其實是開明製在逃往越南的過程中與新納的小妾所生的。”
阿尼停了一下,說:“開明製的嫡係一脈,在他逃走後,雖然沒有被秦軍發現,但卻因為大多數兵馬都被帶走了,於是就受到了周圍的其它民族欺侮,很多族人被抓去當作奴隸販賣,最後不得不從原來的地方遷到了現在的珙縣這一帶生活。這個時期是在古蜀國被滅後不久。”
阿尼笑了笑:“你看,跟你說了這麼多,還沒進入正題。現在我還是回到王族和神族的矛盾上來吧。”
阿尼說:“其實,僰人的曆史很久遠,所創立的國家也遠不止古蜀國的兩個王朝和甌雒國。也就是這種原因,來到珙縣建立僰國的王族,擔心神族還與這些分散出去的王族後人保持著聯係,引來外權影響自己的地位,於是開始對神族進行了更嚴格的限製。”
“到後來,佛教傳入後,王族幹脆就把佛教定為王教,除了限製神族的活動範圍外,還對神族人員強製進行削減,除了留下一些守衛神跡的外,幾乎就沒有多少人了。”
聽阿尼說到這兒,我終於明白了,原來,僰人神族與王族間的矛盾,其實就是神權與王權的鬥爭。在這場鬥爭中,由於拜狗神教對於同一王權的隸屬性,不可避免地成為了失敗者。
阿尼說:“很長時間以來,神族不甘心失敗,秘密聯合和他們關係密切的巫族,企圖重振當年雄風,也取得過一些不小的勝利,而神族和王族間的矛盾也就越來越深,到僰王阿叢時,除了王族部落三十六寨的巫族外,其它各部落的巫族也就聽從神族的指揮,影響到部落的都老都不得不按神族的要求辦事,王族與神族間的矛盾幾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有那麼深的矛盾麼?那你在救公主時為什麼還稱她為主人,舍命救她呢?”聽到這裏,我忍不住插嘴道。
“那是因為當時處於生死關頭,這與當初九絲城一戰何其相似”,阿尼抬起頭,望著夜空:“在九絲城戰時,眼前僰人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頭,神族的大祭師也意識到,正是因為神族與王族的鬥爭,使王族不能統一指揮各部落的軍隊,造成僰人實力分散,無法對抗明朝的十四萬大軍。於是大祭師決定捐棄前嫌,幫助王族。”
“但是一切都晚了,被困於九絲城的僰人回天無力,而且在明軍的招撫政策下分離崩析,除了王族部落的三十六寨外,其作部落所屬各寨的兵馬紛紛向明軍投降。再後來,阿叢王和阿幺妹公主他們秘密出城前往石船,大祭師得知消息後,便親自帶領神族的一部分人來到落虹潭,保護禁地,等待公主的到來。”
說到這兒,阿尼說:“我們都是當時神族人的後人,在這裏已經生活了二十幾代了。每隔三十年,我們就會選出最優秀的年輕女子,來這裏承擔看保護禁地的任務。”
我大為驚訝,沒想到,這些神族人竟然在這裏一代一代地堅持了四百多年。這種意誌,這種對信仰的堅守,在今天我們這個急功近利、利欲橫流的時代,顯得是多麼的崇高,多麼的值得我們去尊重。
“僅僅是一個僰王、一個公主,就值得那麼多人花那麼長的時間來等待時機營救麼?況且,即使僰王再世,作為一個民族,僰人還不是永久地從曆史中消失了麼?”雖然古人忠君思想很重,但這神族畢竟與王族有極深的矛盾,帶著這個疑惑,我問道。
阿尼聽我說這番話,有些驚訝:“當然不是,難道公主沒告訴你麼?”
“什麼?”我有些莫名其妙。
“其實,我也不覺得我們現在做的事是對的,但我做的事就是保衛禁地,讓公主拿到神鳥密經,僅此而已,其它的事,我就不會再管了。因為這是我們很多代人一直信守的承諾和堅持的任務,所以,我必須做下去。”阿尼說。
阿尼這番沒頭沒腦的話,讓我雲裏霧裏,正想開口問,阿尼突然用食指擋在嘴前,做了一個禁聲的姿勢,然後指了指老宅。
我忙住了口。順著阿尼的手指方向望去,一個女子鬼鬼祟祟地從老宅裏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