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現實主義的拉美民族史詩
入選理由
“把我們帶進了一個奇異的世界,那裏既有不可思議的神話,也有最純粹的現實生活。它反映了拉美大陸的生活和衝突。”(諾貝爾文學獎評語)
背景搜索
加西亞生於馬格達萊納省阿拉卡塔卡鎮。父親是個電報報務員兼順勢療法醫生。有一個當過上校軍官,性格善良、倔強,思想激進的外祖父,和一個博古通今、善講神話傳說及鬼怪故事的外祖母,這對作家日後的文學創作有著重要的影響。18歲進入國立波哥大學攻讀法律,並加入自由黨。由於哥倫比亞發生內戰,中途輟學。不久,他便進入報界,任《觀察家報》記者,同時開始文學創作。1961年到1967年,馬爾克斯僑居墨西哥,從事文學、新聞和電影工作。1972年獲拉美文學最高獎——委內瑞拉加列戈斯文學獎,1982年獲哥倫比亞語言科學院名譽院士稱號。加西亞?馬爾克斯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在幻想與現實的巧妙結合中反映社會現實生活,審視人生和世界。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出生在哥倫比亞沿海小鎮阿拉卡塔卡。關於他的出生時間,至少存在著兩種說法:1927年3月6日和1928年3月6日。二者隻差一年,但卻說明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出生並沒有被當做一件大事。當時,母親違反外公的意誌,同一個報務員結婚了。報務員收入微薄,無法養活妻子和即將出世的孩子,隻好央求他們先回嶽父家暫住。孩子出世後不久,母親就匆匆趕回丈夫身邊了。所以,加西亞?馬爾克斯不但出生在外公家,而且在那裏度過了人生的最初年華。當他被帶去接受洗禮、注冊的時候,已經是另外兩個孩子的兄長了。雖說他從未在父親肩上撒嬌、在母親膝下承歡,但卻漸漸地成了外公、外婆的寵兒。
外公尼科拉斯是個退役上校,參加過哥倫比亞內戰,但厭惡政治。外婆是個家庭婦女,多年來足不出戶,但性情特別。他們一個是滿腦子的曆史,另一個是滿肚子的奇聞。加西亞?馬爾克斯深受他們的影響,他的多數故事都是由兩位老人所講出的。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啟蒙老師是《天方夜譚》和蒙特索裏教育法,但中學時代卻是在教會學校度過的。1947年,加西亞?馬爾克斯考取了波哥大大學法律係。其時,讀法律被認為是下層步入上流的一條捷徑。
可是,當律師並不是他的興趣,而是他父親的旨意。自從加西亞?馬爾克斯讀完《天方夜譚》之後,他就與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他閱讀了所能到手的一切文學作品,並開始在報刊上發表短篇小說。一年後,趁著政治風波帶來的混亂,他放棄學業,進入報界。先在卡塔赫納的《宇宙報》當記者,不久調至巴蘭基利亞的《先驅報》。他的早期創作受卡夫卡、福克納、海明威和吳爾夫等人的影響,後來漸漸形成風格,謂魔幻現實主義是也。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百年孤獨》(1967)、《家長的沒落》(1975)、《霍亂時期的愛情》(1985)、《迷宮中的將軍》(1989)和《綁架》(1996)等。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百年孤獨》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敘述布恩蒂亞家族和熱帶小鎮馬孔多的興衰。
作品快讀
何塞和表妹烏蘇拉結了婚。烏蘇拉怕生下長有豬尾巴的孩子,不肯和丈夫同房。鄰居普羅登肖嘲笑布恩地亞不通人道,兩人決鬥。普羅登肖被長矛刺中咽喉,頓時斃命。從此,死者的鬼魂纏著布恩地亞一家。夫婦倆隻得遠走他鄉,村裏一些年輕人也跟著去了。他們翻山越嶺,長途跋涉了兩年多,終於在人煙絕跡的一條小河邊定居建村,並取名為馬貢多。
幾年之後,馬貢多人口增至300人。每年3月,總有一夥吉卜賽人到村裏來,帶來村民們從未見識過的磁鐵、望遠鏡、放大鏡等新鮮玩意兒,最後,還送來了一座煉金試驗室。布恩地亞對煉金著了迷,成天足不出戶,埋頭搗鼓。
小兒子奧雷良諾跟著布恩地亞整天泡在試驗室裏。大兒子何塞?阿卡迪奧不久跟一個經常來家幫活並用紙牌算命的女人庇拉發生了性關係。後來他又看中了一個吉卜賽姑娘,不辭而別,遠走高飛。烏蘇拉四處尋找,五個月後也沒找到,但帶回來一大群移民,還找到了與外界聯係的通道。馬貢多從此繁榮起來。布恩地亞夫婦收養了一個小女孩,取名雷蓓卡。不料,這女孩患有會傳染的不眠症,不久,全家、全村的人都得了此病並喪失記憶。幸虧老吉卜賽人墨爾基阿德斯來到村裏,配製藥水,為人們治好了病。
布恩地亞因孩子長大,人口增多,決定擴建新房,門麵漆成白色。這時新任鎮長莫科特命令所有房子都要刷成藍色。老布恩地亞一怒之下,把鎮長趕走。後來雙方妥協,莫科特一家住了下來。
奧雷良諾愛上了鎮長未成年的小女兒雷梅苔絲,兩人結了婚。但雷梅苔絲不久病死。此後,奧雷良諾便天天和嶽父打牌,消磨時間。其時,適逢保守黨和自由黨競選。莫科特傾向保守黨,奧雷良諾同情自由黨。自由黨和保守黨打了起來。保守黨軍隊開到馬貢多,占據學校做司令部,嚴厲搜查武器,槍斃自由黨分子。奧雷良諾帶人衝進學校,殺了保守黨軍官和士兵,委派侄兒阿卡迪奧(即其兄何塞?阿卡迪奧之子)鎮守馬貢多,自己則投奔自由黨梅迪納將軍的部隊。不久,成為全國聞名的奧雷良諾上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