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麵社會經濟的發展等因素能夠有力的促進青少年生長發育的加速趨勢,另一方麵青少年生長發育的加速趨勢必然也對人類的社會與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如這種趨勢能夠使一代代青少年的體質逐步加強,從而改善了人類的身體素質,同時也相應地提高了體育運動的標準。
應該看到:任何一種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定的限度,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也是如此。在青少年長期加速趨勢已經持續近百年的經濟發達的國家裏,現在這種趨勢已經基本停止了,因為人類的生長發育的最大潛力已經差不多發揮出來了。
(二)種族遺傳
種族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體型上。種族不同,體型就不同。科學家曾做過實驗,在同等生活條件下生活的歐洲青少年與非洲青少年相比,平均的身高並沒有明顯的差別,但非洲青少年的腿長卻明顯地超過歐洲青少年的腿長,這就反應了不同種族之間身體的上部和身體的下部之間的不同比例,這就是由種族性決定的。
二、後天環境的影響
傳統的觀念認為,環境的因素主要表現在營養、鍛煉上,而新的觀念卻不僅僅局限於此,還包括氣候的因素、社會的因素等等。
(一)營養
青少年要以吸收各種營養元素,尤其是充足的熱量和優質蛋白質、各種維生素、礦物質以及微量元素作為成長發育的物質基礎。
(二)鍛煉
青少年積極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和適當的體力勞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呼吸、消化、循環等方麵的功能,使自己骨骼發達,體型健美,動作和反應更加靈敏、準確。
(三)氣候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俗話說,一年之季在於春。青少年身高的發育也與季節有關係,春天是身高大幅度增加的關鍵季節,而秋天是體重增長的關鍵季節。中國地域廣大,北方的氣候和南方的氣候有很大的差別。北方的青少年的身高和南方的青少年的身高也有一定的差別,據統計:北方的青少年的身高的平均值一般比南方的青少年身高平均值要高出一點。
(四)疾病
疾病對身體有侵害作用,這是人人都明白的事實。疾病對青少年的身體的影響不僅僅局限於對其身體有傷害,而且會體現在有礙於他們的發育上。疾病對青少年的影響到底有多大,要看疾病的性質和嚴重程度以及時間的長短了。如甲狀腺的腫大,如果過於嚴重,而且持續時間很長,就會對青少年產生相當的影響。有的青少年會因為疾病而錯過了青春發育的最佳時期。根據科學家的研究,青少年要防患於未然,如果不幸得了疾病,也要抓緊治療。在疾病痊愈以後,如果能夠加強營養和鍛煉,大部分的青少年也可以“趕上生長”的好時候,可以彌補疾病所帶來的損失。
(五)社會因素
主要包括社會製度、社會經濟、文化教育,尤其是衛生知識的普及,這些因素在青少年的成長發育中綜合地起著作用。比如在改革開放前,許多家庭生活條件簡陋,許多地區文化事業不發達,不懂得普及衛生常識,居住條件擁擠,青少年的營養也跟不上去,這就嚴重地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發展。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宣傳衛生知識和營養學知識的渠道增多了,社會的發展為人們創造了一個物質豐富、文化繁榮的環境,這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的條件。
父母是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的關鍵
青少年在成長發育中,很需要人生的向導,而父母可以說是自己最直接的老師和榜樣了。青少年要以良好的生活方式進行生活、學習和發展,起關鍵性的指導作用的人就是父母。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開始麵對整個社會,許多知識他們還很欠缺,即使在眾多的知識選擇方麵,還要父母的點撥,所以父母有必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以便孩子在良好的環境熏陶下,以正確的生活方式麵對生活、學習和未來的發展。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學校是教育孩子和培養孩子的正規場所,但無數事實告訴我們,父母對青少年的教育卻十分重要。也許在做父母的人中,有的人是科學家,有的人是工程師等等,他們經過了本專業的係統培訓,但偏偏這門教育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的學問卻被人們忽略了。在許多家長看來,青少年的健康發展,是與父母的辛苦教育分不開的,但一旦孩子不努力,或者孩子在一些事情上沒有取得足夠的成功,那一定是這個孩子不行。殊不知,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麵鏡子。孩子的所作所為在很大程度上是源於父母的。眾所周知,中國有幾千萬的教師隊伍,但曆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都告訴我們,還有一支比這個隊伍大得多的,更不容人們忽視的隊伍,那就是這些青少年的父母們。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中國有4億個家庭,有8億父母,這是世界上勢力最為雄厚的教師隊伍,他們再造著國家的未來。所以父母在為青少年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方式的適應環境方麵責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