氬幾乎占了空氣中剩餘的那1%氣體的全部。但冉賽的實驗告訴人們,還有極微量的氣體成分沒有被發現。於是瑞利繼續研究和探索,進一步發現了4種比氬更不活潑的氣體,它們是氖、氪、氙、氦。比他晚些時候的研究人員還發現了大氣中極少量的氧化亞氮(笑氣)、甲烷、一氧化碳等氣體。
大氣圈也就是包圍著地球的一層很厚的空氣層,它的存在是分層次的。以人類最近向外排開的分別是:對流層、平流層、電離層(中間層)、擴散層(熱層)。
與人類關係最密切的是對流層。它能提供人類生活所必需的氧氣,能調節氣候,使氣候適宜生命活動。在正常情況下,對流層內氣流的運動也有利於大氣汙染的擴散和自淨。平流層空氣稀薄,氣流穩定。在平流層中,由於太陽紫外線的作用,使氧氣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再合成臭氧,形成臭氧層。臭氧層能吸收對生物殺傷力極強的短波紫外線和宇宙射線,使地球上的生物不受這些射線的損害。
同時,空氣在對流層裏經常發生垂直方向的對流,熱的向上升,冷的向下降。對流層位於大氣的最下一層,空氣在這裏經常發生垂直方向的對流,較熱的空氣向上升,而較冷的空氣往下降。對流層的厚度大約為8~18千米,它的高度變化與緯度存在密切的聯係,一般是熱帶地區對流層較厚而寒帶地區較薄。在對流層中,每升高1千米,氣溫降低6、5C左右,所以在對流層的頂部,它的溫度約為-50℃。由於大氣中的水汽幾乎全部集中在對流層中,故此,我們常見到的刮風下雨現象都發生在對流層內。
平流層位於對流層的上麵,一直延伸到離地麵50~60千米的高空。空氣在這一層裏主要沿水平方向移動,移動時可達到很快的速度,平流層的名稱就此而來。
平流層之上是中間層,中間層之上便是熱成層,熱成層的特點是溫度極高,約在900℃~1200℃。熱成層的上方即是外大氣層。
二、陽光太陽可以影響人的膚色。在日常生活中,由於參加農業勞動等原因,較長時間地曝曬於強烈的陽光下,受陽光照射的臉部、手臂等處的皮膚,就會變黑。減弱了陽光照射後,過一段時間,皮膚又會恢複到原來較淺的顏色。為什麼曬太陽會使人皮膚變黑?原來,在人皮膚的深層,有一些黑色素細胞,能產生酪氨酸,酪氨酸又可變成黑色素。黑色素含量的多少決定著皮膚顏色的深淺。而日光中的紫外線,可以加速和促進酪氨酸變為黑色素這一化學反應過程,因而使常受日光照射的皮膚黑色素增加,皮膚顏色就變得黑些。我們常見一些皮膚顏色較深的人,在日光照射後容易變得更黑;而原來皮膚顏色較白的人,不容易變黑。這是因為膚色較深的人,黑色素細胞和黑色素的生成過程比較旺盛,比較活躍;而皮膚顏色較白的人,則相反。
太陽能夠影響身高。日照時間的長短,對身高也有影響。日照時間越長,對身高發育越有利。下麵的數字不難說明這個問題。北京年日照時數為2778、7小時,身高發育正常;武漢年日照時數為2085.3小時,身高發育次之;廣州日照為1945.3小時,身高發育又次之;而成都則地處盆地,霧多,年日照時數少,僅為1239、3小時,所以身高發育更次之。為什麼日照時間長短會影響身高呢?因為,日光中的紫外線能使人體皮膚內的膽固醇變成維生素D,成為人體內所需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維生素D是骨骼吸收和富集鈣的前提,有促進骨鈣化和長粗加高的作用。因此,日照長短,直接影響人的身高。所以,經常參加室外活動,多曬太陽的人,比那些整日不出門、不見太陽的人,身體相對地會長得更高一些。當然,這隻是影響身高的一個因素,人的實際身高是由多方麵因素決定的。
植物也離不開太陽。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離不開陽光,植物在光的作用下,把太陽能轉變為化學能,無機物轉變成為有機物的過程,稱為“光合作用”。有了光合作用,才有了植物和動物。同時,綠色植物還能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也能吸收各種有害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