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保持和諧,構築最佳人際(2)(1 / 3)

有位心理專家介紹說:做戲有四種情況,需要區別對待。第一種是近期內才出現的,總感覺隻有一個人的時候才踏實,跟誰打交道都沒有精力,需要刻意去裝,是抑鬱的表現;第二種是長期以來都這樣,也許是性格原因導致的;第三種是社交恐懼症的表現,總是害怕與人交往,但是在必須與人交往時,又會逼著自己裝樣子;第四種是內在孤獨感的表現,他們總希望自己能百分之百地被外界接納,但又總覺得找不到知音,於是隻好采取這種自創的解決孤獨的方法。人的內心世界總是有些角落深不可知,然而,這些未知心理對我們卻是不容忽略的。

心理自助術

做戲是很累的,尤其長期被這種心理左右的人,他們會更加痛苦,不但得不到真正的情感,而且會身心疲憊,內心空虛。若想擺脫這種空虛心理,必須在家庭、親友、同事中學會體驗和滿足情感需求。但是,如何去實施呢?心理學家的建議如下:

1.表裏如一,上下一致

表裏如一,上下一致往往能給人一種獨特的坦蕩感受。真正的社交高手,對任何人的態度都是一樣的,想的和做的也是一致的。隻有表裏如一,內外融和,才是形式與內容的真包裝,才能獲得真正的人脈。

2.發自內心,麵帶微笑

善於做戲之人,盡管有些不在背後使壞,但仍然常常被人稱作“笑麵虎”,因為他們往往表麵一套,暗裏一套,雖然有時麵帶微笑,但是扭頭就會變臉。事實證明,在人際交往中,微笑可以縮短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為深入溝通與交往營造良好的氛圍,而隻有發自內心的真誠之笑才能換取人際交往的真正成功。

3.以誠相待,說到做到

“誠”“信”是中國人人際交往中兩個非常重要的準則。“言必行,行必果”,如果隻是為了做戲而輕易許諾,不能兌現,就會失信於人。所以,誠實不欺、講信譽、信承諾、真誠相待應是克服做戲心理的關鍵。

4.自我防衛,得體正確

人們為了生活與工作的便利,常常需要建立一定的人脈,但是在交往中又怕受到傷害,因此就會心生自我保護機製,把真實的自我隱藏在做戲的麵具之下,殊不知,這種保護又常常使自己陷入與他人進入心靈溝通、建立健康人際關係的沼澤之中。因此,交往中我們的自我防衛一定要得當。

與人交往,是在做人,不是在做戲。因此,若想讓自己做一個真正成功的社交之人,就必須和做戲心理徹底“分手”。

三、給人空間,不去幹涉

幹涉他人是一種不道德行為,是損傷他人人格、對自己也沒什麼好處的行為。

——佚名

生活中常常會有一些人,總是覺得別人這做得不對,那做得不好,習慣關注他人,因此總是忍不住去評價別人,幹涉別人,這就相當於生活中的“長舌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些人受到了社交中幹涉心理的支配。

一般來說,有幹涉心理的人往往缺乏正常的心理滿足,他們通常通過打聽、傳播和幹預他人私事或隱私來填補內心的空虛,是一種缺乏心理邊界的表現,是一種缺乏道德修養的表現。

可以說,幹涉心理對人際關係有百害而無一例,它不僅對他人不利,讓別人感覺沒有安全感,沒有一點私人空間,而且還會影響自己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和發展,不易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樂。

無論在工作還是在家庭生活中,小芳都是一個非常細心的人。無論是什麼樣的事情,她都打理得井井有條,盡管她非常累,但是她身邊的人,不但沒有人感謝她,反而都很討厭她。

因為她操的心太多,管得太多了,甚至別人雞毛蒜皮的小事她也要管。比如,在丈夫做飯時,她要檢查菜有沒有洗幹淨,一共洗了多少遍,炒菜的時候油用了多少;她的丈夫要洗衣服,她就要看看用了多少洗衣粉,最後一遍是不是清洗幹淨了?直到她丈夫實在忍無可忍,說:“既然你什麼都擔心我做不好,那你來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