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保持和諧,構築最佳人際(2)(2 / 3)

”於是就把家務事一推,全都丟給了她。

在公司裏,她也常常給同事提建議,雖然是出於好心,卻讓別人對她很反感,特別是當別人對她的建議表示懷疑時,她就非常惱火。她現在很痛苦,因為在家裏丈夫不喜歡她,在公司裏同事不喜歡她,她不知道她天天那麼努力,那麼操心,怎麼就落到這個地步呢。

小芳本來是好意,告訴自己的丈夫該怎麼做,告訴同事們該做什麼,可是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的思維方式,看問題的角度,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都不一樣,所以,我們不能總是要求別人都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雖然作為親人、朋友或同事可以給對方提出看法和意見,但是否采納自己的意見則是別人的自由。

凡是都要把握分寸,不要強人所難,否則很可能導致交際的失敗,自己也會徒增許多煩惱。

生活中總是會有小芳這類人,他們常常是表現出過度的擔心,對自己和別人的要求過於完美,所以總是用條條框框把自己和別人都束縛起來,總希望事情像自己所預料的那樣進行,結果也能在自己的預料之中,隻有這樣他們才會達到心態平穩。

有社交幹涉心理的人往往表麵上看起來總喜歡指點別人,似乎很自信,其實他們都是信心不足,隻有別人聽命於他們的命令時,他們才會覺得自己得到了認可,如果別人不接受他們的建議,他們就會非常生氣,難以接受別人對自己的否定。

還有人是想尋求內心的平衡,對別人總是有控製的欲望,希望別人都像自己想的那樣去做,似乎隻有這樣他們才掌握了生活的主動權。

心理自助術

總是幹涉他人的生活習慣對自己的社交非常不利,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麵來改善自己的這種不良傾向。

1.尊重他人,克製自己

首先要培養“順其自然”的人生哲學,當你想對被人的事情指手畫腳時要努力克製自己的衝動,要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對事情的處理方法,即使你覺得別人做得不對,也要先聽取別人的想法,然後再表達自己的意見。別人是否采納你的意見是別人的自由,不要強人所難。

2.減少控製,以求安全

有社交幹涉心理的人往往缺乏安全感,所以他們就要製造一些框架和規則,希望所有的人和事都能像機器一樣運轉,以此來保證自己的安全感。此外,這些人還有著強烈的控製別人的欲望,他們在不安全感的影響下,通常會產生焦慮不安,如果這種焦慮不安找不到合適的宣泄方式,那麼隻有通過控製別人來稍微緩解一下。

因此,隻有改變自己的心態,讓自己變得自信、樂觀、尊重他人,才能真正地淡化幹涉心理。

3.平心靜氣,換位思考

假如別人不聽取你的意見,你也不要發怒;假如你開始關注別人的私生活時,可以試著設身處地地站在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這樣就可以更容易理解別人,減少幹涉心理了。

4.“正當防衛”,不傷他人

有人說,評判他人其實是一種自衛行為,他們害怕別人指出自己的不足,怕把自己當做評判的對象,評判他人亦是在保護自己,防止他人去發現真相,指點自己。正所謂,“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殊不知,這種正當防衛,不但自己得不到安全,反而傷害了他人。所以,社交中,自我防衛一定要得當。

5.豐富生活,減少好奇

幹涉心理的產生主要是因為他們空餘時間太多,心理無法得到正常滿足,所以,尋求正常的心理滿足則是消除幹涉心理的有效方法。當人們的生活比較豐富時,有了目標和追求時,自然就沒有閑心去關注他人生活、他人消息的興趣了。所以,可以通過培養一些興趣和愛好來填充自己的空閑時間。

為了別人能把事情做得更好,適當地給別人一些建議,在一定程度上是合情合理的,並且能得到別人的歡迎。但是,過度地幹涉別人的事情,關注別人的秘密,就會給別人帶來煩惱和痛苦。因此,我們對任何事情不要過度關心,不要老是認為別人做得都不好,要學會尊重別人的行為方式,隻有這樣才能與人和睦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