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厭食在小兒身上也有所表現。小兒的情緒變化不定,很容易引起厭食,特別是因家長溺愛孩子,對小兒進食采取不適當的方法,更容易引起神經性厭食。有些家長缺乏育兒保健知識,片麵強調多食高營養的滋補食物,超過了孩子胃腸正常的消化能力,或者是亂投雜食,或者投其所好,結果養成偏食的習慣,這些都可能導致厭食。對於生長中的小兒來說,厭食的危害更是不容忽視的。
心理自助術神經性厭食症的患者除了有明顯的心理層麵的困擾外,更令人憂心的是其生理方麵的問題。由於他們拒絕吃任何東西,所以會嚴重影響到個人身體的新陳代謝,且易於引發身體上的病痛,甚至會導致生命的死亡。對其具體的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
1.定時進餐,飲食合理
所謂的定時進餐,就是按頓吃飯。一日三餐形成規律,消化係統才能勞逸結合地工作,這樣,到正餐的時間,就會渴望進食。值得注意的是,三餐的搭配要符合營養學的搭配,符合身體的營養;再者,三餐中間盡量不要吃零食,以免影響吃正餐;如果能夠創造輕鬆和諧的進食氛圍效果會更好。
2.動靜結合,定時排便
適當地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加速能量消耗,促進消化;心靜地睡覺,睡眠充足,就會精力旺盛,食欲也會相應的增強;定時地排出體內毒素,也可以為攝取到的新食物騰出空間,增強新陳代謝。總之,合理的生活規律能誘發、調動、保護和促進食欲。
3.檢查身體,藥物輔助
在遵循上述方法仍不能好轉時,可以通過身體檢查找出厭食的原因,一般情況下,消化係統紊亂或者體內缺鋅都會影響食欲,所以,可以適當地吃點開胃藥或者消化藥來推動胃腸運動,促進消化;而補鋅又可以使口腔唾液中味覺素含鋅量增高,恢複味覺的敏感度,從而增進食欲。
4.變換環境,住院治療
對於嚴重的厭食人士,則需要采取住院治療的方法,因為住院治療的目的是“取消家庭因素幹擾”,使之擺脫原來的治病環境,在監護人的同意下限製對其探視。此時應該協調病人和家庭在心理治療中的關係,加強厭食者的社會活動;住院期間便於醫護人員勸說病人進食和實施心理治療,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另外,消除刺激抗食行為的因素,父母的過分關注、擔憂,可造成拒食行為的惡性循環。
“民以食為天”、“食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等都是在告訴我們進食的重要性。所以,為了個人的身體健康,塑造完美的自我,請一定要修正厭食的觀念,改變厭食的心理,克服厭食的習慣!
四、還胃空間,改掉暴食
若要身體好,吃飯不過飽。
——中國俗語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人會無法控製地、定期地暴飲暴食,感覺好像沒有辦法停止“吃”這個動作,一直吃到自己難以忍受為止。這種現象通常發生在20歲左右的人身上,並且主要是起源於心理困擾,然後再演變為過度重視食物的攝取和身材的比例。特別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追求苗條的身材,隨著節食行為的普遍化,暴飲暴食行為的發生率也有顯著的上升。
暴飲暴食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神經性厭食引起的輕度症狀,通常和厭食症交替發生,可能有催吐症狀,以女性居多;另一種是真正的暴食症,無催吐症狀,和抑鬱症有關,用暴食行為作為發泄壓力的方法,男女都會出現這種情況。比較而言,後者是較為單一的症狀,容易好轉,如果能夠消除心理壓力來源,症狀甚至可以自行緩解。
暴食者總會不能控製地暴飲暴食,感覺不吃不行,無法停止,一直到吃不下去為止。暴食又會帶來肥胖問題,往往使暴食者十分擔心自己的體重上升,然而他們對自我的評價又會受其身材的影響,因此,往往在大量進食之後會有羞愧、罪惡的感覺,並會以催吐、灌腸、使用瀉藥或絕食等方式來避免體重上升,使飲食處於紊亂狀態,影響身體健康。
芊芊是個活潑、漂亮的16歲女孩,是班裏公認的班花,可是近段時間班裏剛轉來的一個漂亮女孩,給了芊芊以無形的打擊。這個女孩除了長相漂亮外,還有百靈鳥般的歌喉,芊芊時常關注新來的這個女孩,內心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感。在接下來的元旦晚會上,新來的女孩憑借她婉轉動人的歌喉,為班裏爭得了榮譽。
此事過後,芊芊在班裏的一大部分“粉絲”轉而擁護起了新來的女孩,芊芊變得孤獨了,她對那個女孩開始心生恨意。因為不想向人訴說,她就借助咀嚼食物來發泄自己心中的不快,以解心頭之恨。她每天都去商店買來很多零食,無論是在家中、寢室、教室還是在路上,她的嘴總是吃個不停、嚼個不停,幾乎沒有停歇的時候。如果嘴裏一會兒沒有東西,她的心情就會開始鬱悶,想她的對手,然後恨得咬牙切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