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心理健康,做快樂自己(2)(1 / 3)

馬克思曾經說,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你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朋友之間應該相互信任,真誠相待,不因場合的變化、地位的變遷而懷疑彼此的友誼,也不能因為一點觀念的不一致、偶然的誤會而使友情動搖。

一、走向戶外,親近自然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日益豐富的物質產品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福音,可是細細想來,我們在享受高科技現代生活的同時也喪失了不少質樸可愛的東西。比如,在處處扇風扇、吹空調的今天,你已經有多久沒有感受過大自然中晚風的清涼了?“香羅小扇撲流螢”也隻能作為一種古老的詩意的情趣了。

在燈火通明的都市裏已經很難尋找“一燈如豆”的情調,在高樓上懸空而居的今日再也難以領略鄉間房前院後竹籬木欄的景觀了。讓我們走出鋼筋水泥的牢籠,走出交通擁堵的街道,走向戶外,親近自然。

尋一片燈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仰望星空,讓自己的思緒在星空中飄揚,享受那一片靜寂的黑暗;或者是於春暖花開之日,日暖風清之時,隨意地躺在綠意滿盈的草坪上,鼻息間是青草與泥土的清新,身上感覺到的是陽光的溫暖。那一刻,你就會懂得自然的神奇與美妙。

在都市裏生活的我們,總是一天到晚的待在室內、或者是穿梭於繁忙的街道,對自然界的了解幾乎完全來自於報紙、電視等大眾媒體。工作、家庭、事業、日常生活瑣碎的煩惱接踵而來,使我們對周圍的一些新的、天然的快樂視若無睹,已經難以覺察到春天嫩芽的萌生,也不會留意落葉滿地、大雁南飛,走出來吧,看看戶外的世界,煩惱就會隨風飄去,你的心情又會有個新的開始。

現代社會的發達使孩子們能夠生活在一塵不染、窗明幾淨的室內空間裏,相伴的是五彩積木、電動玩具、洋娃娃和遊戲機,這些幹幹淨淨的現代文明的產物與孩子們相伴度過了他們的童年和少年,這雖然是很現代很潔淨的一種生活,但卻少了我們孩提時代健康自然的“野趣”了。其實,孩子是最應該親近自然的,童年是人生重要的觀察能力培養階段,曼妙神秘的大自然才是兒童天然的遊樂場。

現在就是你考慮讓自己和家人親近大自然的時候了,比如騎自行車上班,哪怕是一周裏就那麼兩天,現在已經有很多城市都開辟了自行車道和自行車鎖架,騎自行車上班不但會使你的身體得到健康的鍛煉,你還可以享受更多的陽光和清新的空氣,還可以省下來汽油錢、停車費,避免了上下班高峰的交通擁堵,減輕了生活的壓力,你還可以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在一整天的工作中都會充滿活力。

二、活在當下,自得其樂

“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人生最昂貴的代價就是等待明天。人們應該腳踏實地的活在當下,認認真真地品味生活,才能得其樂趣。

一位好高騖遠的畫家說:“最讓我煩惱的事情就是,日子像流水一般飛快奔馳,但靈感卻是遲遲不肯光顧我的大腦,所以到今天我也沒創作出一件像樣的作品。

想成為一個優秀的畫家,創造的靈感是非常重要的,缺少了這樣的靈感,也就難以畫出佳作了。”

當然,這位畫家的觀點有其正確的一方麵,繪畫確實需要創造力。一位著名的畫家的秘訣是:有時候是靈感來光顧我的大腦,但是更多的時候卻還有我的主動尋找,細心地品味生活,敏銳地去發現孕育在平淡之中的藝術。正因為這樣,畫家所有的生活方式都帶上了創造性的烙印,靈感也就離他很近了。

把事情安排在“明天”、“以後”、“下個月”、“將來到時候”或者“總會有一天”,很多時候它就會變成“永遠不可能”的代名詞。人們總是有很多很好的想法不能夠實現,就是因為有很多本來當下就能完成的事情總是要往後托。

其實,當你把今天應該做的事情都完成時,快樂就會來到你身邊。每天早上上班前把家整理好,每天把工作任務都按時按質完成,每天工作之餘把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完成,當你覺得自己的生活很充實、充滿樂趣時,那些煩躁、困惑、鬱悶也就會遠離你了。

每個人可能都會有甜蜜的回憶和美好的憧憬,但是請不要忽略當下,因為所有的從前和明天,都是由當下來連接。關注現在,關注眼前發生的事情,因為隻有現在做出了努力,才能了解你是誰和你將來想要做的事情。坦然地麵對自己的現在,試著體味當前的感受,並用這種洞察力來計劃未來。

輕鬆愉快的麵對你的每一個今天,人生才能擁有更多的快樂。學會超脫,學會自得其樂。選擇一份自己感興趣的工作,為了自己興趣而為的人往往會樂此不疲,義無反顧。

保持自我純淨的心態,雖身處萬變錯綜的複雜社會,如果能心境純然,就能使自己不被名韁利鎖所困擾。決定去做的事情不拖延,過好每一個今天,保持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坦誠之心對人,你的生命就會閃耀出美麗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