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老黃曆——中國人的曆法書 (1)
解讀老黃曆
黃曆,又稱作皇曆,是在中國農曆基礎上產生出來的,帶有許多表示當天吉凶的文字的一種曆法。相傳是由軒轅黃帝創製,故稱為黃曆,民間又俗稱為“通書”。但因通書的“書”字跟“輸”字同音,因避忌,故又名通勝。
黃曆主要內容為二十四節氣的日期表,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運程等。
現行公曆與農曆的優、缺點
一 現行公曆(格裏曆)的優點
1公曆具有通用性,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官方通用的曆法。
2公曆屬於按時間周期定義的平曆,所以其算法簡單,天數基本固定,置閏規則。
3曆年和曆日的協調很規範,曆年隻有365日和366日兩種。
4曆日與太陽高度(直射角度)基本對應,誤差很小,隻有1至2日左右。
二 現行公曆的缺點
1公元元年在人類曆史中期,給推算人類曆史早期帶來不便。
2歲首沒有較強的天文學意義。
3曆月的天數有28日、29日、30日、31日四種,且排列不規則。
4公曆的宗教意義和羅馬皇權的烙印很強,不利於不同文化民族的交流。
5置閏法中400年97閏日沒有128年31閏日簡單和精確。
6隻管太陽,沒有涉及月亮,其日期也不反映月相,是單軌製的太陽曆法,不利於世界上月亮文化的保護,也不容易得到這些國家群眾的接受和認同。
7由於曆月的長度沒有明顯的天文學意義,所以人為因素很強,甚至可以被人隨意更改。
8由於是平曆,所以它的曆日不能和它對應的天象——太陽高度一一對應。
三 現行農曆的優點
1農曆是定曆,它具有天文年曆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種天象對應,如它的節氣嚴格對應太陽高度,曆日較嚴格地對應月相,閏月的不發生頻率和發生頻率對應地球近日點和遠日點等。
2農曆曆月的天數隻有29日和30日兩種,且由定朔日規定,人為因素非常小,不易隨意改動。
3歲首具有陰月陽年的天文學意義。
4陰陽合曆,體現了中華民族天人合一的傳統文化觀念。
5幹支紀年和十二生肖紀年可以循環使用,它所包含的節氣利於四季劃分,且包含月相,能準確地反映潮汐、日月食等天象和月亮對氣候的影響。同時它還包含十二節幹支曆和七十二候的特殊太陽曆,是一部雙軌製曆法,有利於不同文化民族間的交流。
6由於農曆是最徹底的定氣定朔的天文年曆性質的曆法,所以其他曆法都要與其進行對照,而且有利於傳統文化的保護。
四 農曆的缺點
1由於農曆是定曆,曆月使用定朔,所以每年同一曆月的天數並不確定,給統計天數帶來不便。
2曆年長度有353日、354日、355日、383日、384日、385日六種,不利於統計年長。
3幹支循環周期60過短,不利於較長時間的區別,也不方便記憶。
4置閏不規範,閏月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