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公曆農曆的優缺點主要體現在中西不同文化以及公曆是平太陽曆,農曆是定太陽、定陰陽曆的綜合曆法的差別上,所以兩曆並用是有道理的,這樣能綜合兩種曆法的優點而避免其缺點。
我國古代天文曆法小常識
【星宿(xiù)】古代把星座稱作星宿。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用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幹顆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稱,自西向東排列為:
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
【四象】參見“二十八宿”條。古人把東、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為四種動物,叫做四象。東方七宿如同飛舞在春末夏初夜空的巨龍,故而稱為東官蒼龍;北方七宿似蛇、龜出現在夏末秋初的夜空,故而稱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猶猛虎躍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稱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如一展翅飛翔的朱雀,出現在隆冬早春的夜空,故稱南官朱雀。
【分野】古代占星家為了用天象變化來占卜人間的吉凶禍福,將天上星空區域與地上的國州互相對應,稱作分野。具體說就是把某星宿當做某封國的分野,某星宿當做某州的分野,或反過來把某國當做某星宿的分野,某州當做某星宿的分野。
【參(shēn)商】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參宿,商指東官蒼龍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別稱。參宿在西,心宿在東,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沒,彼出此沒,因此常用來比喻人分離不得相見,如杜甫詩“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東官蒼龍七宿中的心宿。《詩經·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當於公曆的八月,流火是說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漸西降,表明暑氣已漸漸消退。
【北鬥】又稱“北鬥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鬥形(或勺形)的七顆亮星。七顆星的名稱是: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根據北鬥星便能找到北極星,故又稱“指極星”。
【北極星】是北方天空的標誌。古代天文學家對北極星非常尊崇,認為它固定不動,眾星都圍繞其旋轉。其實,由於歲差的原因,北極星也在變更。三千年前周代以帝星為北極星,隋唐宋元明以天樞為北極星,一萬兩千年以後,織女星將會成為北極星。
【彗星襲月】彗星俗稱掃帚星,彗星襲月即彗星的光芒掃過月亮,按古代說法是重大災難的征兆。
【白虹貫日】“虹”實際上是“暈”,大氣中的光學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往往是天氣將要變化的預兆,可是古人卻把這種自然現象視作人間將要發生異常事情的征兆。
【運交華蓋】華蓋,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屬仙後座。舊時迷信,認為如果人的命運中犯了華蓋星,就會走黴運。
【月亮的別稱】月亮是古詩文中描寫最頻繁的對象。它的別稱可分為:
1初月如鉤,故稱銀鉤、玉鉤。
2弦月如弓,故稱玉弓、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