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曆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因而,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識,真可謂浩如煙海、繁若星辰。學習起來,絕非易事;掌握它,更需下一番苦功。
古代文化知識,也屬於古代漢語的範疇。因此,對一個從事文言文教學或初學文言文和愛好文言文的人來說,除應具備必要的音韻學、文字學、訓詁學和文言語法修辭等知識外,還應當掌握一定的古代文化知識。這些年來,對於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的學習,已經普遍引起重視,但是,人們在閱讀文言文時仍是困難重重。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忽略古代文化知識的學習,未能掌握必需的古代文化知識。因而,即便是一篇淺近的文言文,字句並不難懂,但是由於對文中涉及的古代名物典章或天文地理等知識的茫然無知或知之甚少,結果也依然不得其解或解之不確。例如“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一語,其中就涉及古代地理知識和官職知識:饒即饒州;德興即德興縣,屬饒州;尉,即縣尉。而有的同誌因不知,結果將其斷為“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可見,學習並掌握一定的古代文化知識,勢在必行,決不可掉以輕心。
學習掌握古代文化知識,是一個通過多讀不斷積累,學中用、讀中學的過程。對於初涉文言文的人來說,閱讀、積累是一個起碼的功夫。但對多數青年朋友來說,雖為愛好者,卻往往為繁重的學習任務或工作、生活所累及條件限製,麵對浩繁似海的古代文化知識,確實難於做到學中積累,自我充實,的確似沙裏金,水中月,讓你視之若燦,捉摸難定,望之興歎。
本編者為解燃眉之急,便將多年教學與閱讀的積累並參照同仁及先賢有關資料,細加斟酌,集腋成裘,編訂此冊。凡涉及的條目內容均以中學語文教材為軸心而適當加以輻射擴充,為的正是解決初學者的困惑,為他們在學習道路上鋪一段台階,搭一座小橋。但畢竟水平有限,資料有限,能否如願,尚待專家學者、同仁賢達批評賜教,以便修改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