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天,老板進貨回來後,發現那批珠寶果然銷售一空。雖然有些不舍,但是處理掉了,心裏的石頭也終歸是落了地了。不過,當他接過售貨員的銷售記錄時,他著實吃了一驚,原來那些綠鬆石珠寶並非是五折銷售,相反都是以兩倍的價錢賣掉的。原來是售貨員偶然弄錯了價格標簽,結果,綠鬆石珠寶被搶購一空。老板在欣喜之餘怎麼都想不通,為何珠寶價格低廉時無人問津,價格高了,反而被搶購一空呢?
心理學家可以解答老板的這個疑惑。之所以會有這種現象發生,是心理定式在起作用。很多顧客的消費心理都是這樣的,他們往往認為價錢高的東西就是好的,而價格便宜的物品往往相對較差。這些以雙倍價格賣出去的珠寶,質地也是不錯的,隻是多數顧客對這些珠寶並不了解,因此,他們隻是盲目地相信價錢高的物品必定質量就高,而且很多時候,顧客無論是自己佩戴還是作為禮品送人,價格高的都會讓人感覺是高檔商品,因此,寶石方得以成功地賣出。
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規則,但是,過於沉溺於規則中,就容易形成一種思維定式,而多數情況下,一個人慣有思維定式容易使人的思維僵化,固守在一個小圈子裏走不出來,這不僅不利於問題的解決,還會使你離機遇和成功越來越遠。因此,應注意加以克服。不要總往死胡同裏鑽,改變一下自己的思維,換一個角度看問題,你會發現,不可能的一切都變成了可能。
短時間內快速思考,可以激發許多人的思維能力。在短時間內,如果你發現一條思路行不通,就要趕緊變換另一種思路。靈活的大腦不在於一下子就能想到新奇而正確的答案,而在於能迅速而靈活地變換思路,不斷產生新的想法,在於能跳出一貫的思路,用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去思考。這樣就能產生出新的、創造性的思維了。
如果你墨守成規。等待你的隻有失敗;相反,如果你稍微動一下腦筋,逆轉一下正常的思路,從反麵或側麵想問題,則往往能得出一些創新性的設想。就能獲得成功。
在經營與管理中,更忌諱墨守成規。因為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唯有改革創新才會拯救企業、發展企業。而一味循規蹈矩,則必然會導致創造力喪失,想象力萎縮,被市場淘汰出局。
古往今來的每一項偉大的創造以及天才的發現,都是從突破思維定式開始的。因此說,善於創新,不被條條框框所限製,方為成功之所在,而固執於原有的思維,過分依靠原有的優勢和經驗,則是成功之大忌。
魔術大師胡汀尼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打開無論多麼複雜的鎖,從未失過手。他曾為自己定下一個富有挑戰性的目標:要在60分鍾之內,從任何鎖中掙脫出來,條件是讓他穿著特製的衣服進去,並且沒有人在旁邊觀看。
有一個英國小鎮的居民,決定向胡汀尼挑戰。他們特別打製了一個堅固的鐵牢,配上一把看上去非常複雜的鎖,看看胡汀尼能否從裏麵出去。
胡汀尼自信地接受了挑戰。他穿上特製的衣服,走進鐵牢中,小鎮居民關上了牢門後,就都遠遠走開了。胡汀尼從衣服中取出自己特製的工具,開始工作。
很快,時間過了30分鍾,胡汀尼沒有打開鎖。45分鍾過去了,一個小時過去了,胡汀尼頭上開始冒汗,他的耳朵緊貼著鎖,緊張工作著。
兩個小時過去了,胡汀尼始終聽不到期待中的鎖簧彈開的聲音。他筋疲力盡地將身體往門上一靠,沮喪地坐在地上,結果牢門卻順勢而開。原來,牢門根本沒有上鎖,那看似很厲害的鎖其實隻是個樣子。
這位魔術大師在此之前從未失手過,但是,這次他卻未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打開鎖著的門成功逃脫。魔術師之所以未能成功,就是因為根據以往的經驗,當鎖被打開的那一瞬間,他會聽到鎖簧彈開的聲音。而這次,人們根本就沒有鎖上,鎖簧本來就是開著的,因此,即使魔術師使出渾身解數,也不可能聽到他所期待的聲響。因此,這位逃生專家被這個小鎮的居民給捉弄了一番。
當然定式思維並不總是讓人“上當”,它首先具有積極的作用,就是幫助人們按類型來記憶事物,判斷事物。頭腦裏積累一定的知識、經驗,可以使我們在認識同一類新的事物時,更加省力,更加容易,不再需要長時間的摸索。隻是由於客觀事物本身千差萬別,情況又總是在變化,如果總是“老眼光看人”,憑“想當然”辦事,出錯的概率就會很大。
思維定式就是思想的習慣,是由過去的感知影響當前的感知的一種相對穩定的思維方式。思維定式往往具有強大的慣性和自我封閉性,其影響有利有弊。優良的習慣會提高思維的合理性和效率,不良的習慣往往會成為思維障礙甚至個性缺陷,即如人們常說的“思維惰性”、“思維定式負效應”。
在心理學上,定式思維是指人們在認識事物時,由一定的心理活動所形成的某種思維準備狀態,影響或決定同類後繼思維活動的趨勢或形成的現象。在很多時候,人們都會陷入固定思維,不知道隨機應變。這種方式顯然是有其局限性的。提高思維能力首先要衝破或更新原來的思維模式,不要被老眼光束縛在老的思想圈子裏。對人們的思維方式產生直接影響的重要因素便是過去的經驗。生活中有太多的經驗,它們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我們的思維。
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紛擾繁複的現實生活中,處處存在著機會。而要覓得機會,把握機會,就必須勤於思考,把所聞所見不斷地與自身實際結合起來,進行分析、判斷,得出結論,隻有這樣才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
一天夜裏,一場雷電引發的火災燒毀了美麗的“萬木莊園”,這座莊園的主人威廉?維爾陷入了一籌莫展的境地。麵對如此大的打擊,他痛苦萬分,閉門不出,茶飯不思。
一個多月過去了,年已古稀的外祖母見他還深陷在悲痛之中無法自拔,就意味深長地對他說:“孩子,莊園成了廢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動動腦筋去思考怎樣改變這種狀況。”
威廉?維爾在外祖母的勸說下,決定出去轉轉。他一個人走出家門,漫無目的地閑逛。在一條街道的拐彎處,他看到一家店鋪門前人頭攢動。原來是一些家庭主婦正在排隊購買木炭。那一塊塊躺在紙箱裏的木炭讓威廉?維爾眼睛一亮,他看到了希望,急忙興衝衝地向家中走去。
在接下來的兩個星期裏,威廉? 維爾雇了幾名燒炭工,將莊園裏燒焦的樹木加工成優質的木炭,然後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經銷店裏。
很快,木炭就被搶購一空,威廉?維爾因此得到了一筆不菲的收入。他用這筆收入購買了一大批新樹苗。幾年以後,“萬木莊園”再度綠意盎然。
一個人的每一個進步、每一個行動都離不開思考,善於思考的人才能從平凡中發現機會,從絕望中看到希望,從而創造出一片廣闊的天地。
魯班是我國建築業的鼻祖,他發明過許多方便實用的工具,鋸子就是其中之一。鋸子的發明就源於他的善於思考。
魯班作為一個工匠,他經常到山上去尋找木材。路上,他看到工人們一斧頭一斧頭大汗淋漓地砍著樹,覺得他們實在太辛苦了。於是他就想,能不能發明個什麼東西代替斧頭,讓砍樹更省勁呢?這個念頭一直在他的腦中盤旋著。
一天,魯班又出門上山去。在爬一段比較陡峭的山路時,他滑了一下。他急忙伸手抓住路旁的一叢茅草,忽然他覺得手指被什麼東西劃破了,抬手一看,鮮血都滲出來了。他俯身湊到茅草跟前仔細觀察,隻見茅草的邊上有一排細細的利齒,正是這些玩意兒把他的手指劃破了。突然間,魯班腦中靈光一閃,他一下子聯想到了這些天來自己一直費神思索找個什麼東西代替斧頭砍伐樹木的事。他想,這麼細小的茅草都能將皮肉劃破,那麼應該也有東西能將樹木輕易砍倒。
魯班興致一來,便忘了疼痛,又扯起一把茅草細細端詳,他用草邊在手背上輕輕一劃,手背居然割開了一道口子。魯班若有所思地站了起來,他想,我何不讓鐵匠打製一些邊上有細齒的鐵條,放在樹上來回拉動?
根據這一想法,魯班製成了第一批鋸條。經過試用,果然比斧頭省事多了。到現在,木工們仍在用著魯班發明的鋸子。
人的每一種行為,每一種進步,都與自己的思維能力息息相關,離開了思維,人就什麼事情也辦不成了。既然我們被自然賦予了“思維”這樣神奇的力量,我們就應該積極開發我們的大腦。腦子是越用越靈的,我們每一次的思維都是在給腦子加油,經過潤滑的大腦更能適應自然的變化,人也才會具有更強大的生存本領。
為什麼有的人成就了偉業,有的人卻碌碌無為一輩子?其實,成功的機會無處不在,隻是她更青睞善於思考的人。別人成功了,我們卻沒有,並不是別人運氣好,而是他們善於思考,對這個世界多了份觀察,對自己的生活多了份思考。就像有人說的:這個世界不缺少能幹活的人,缺少的是會思考的人。
所有的計劃、目標和成就,都是思考的產物。當然,成功也不是胡思亂想就能得到的。真正的思考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需要大量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需要堅持不懈地總結積累經驗、博覽群書不斷“充電”:需要耐得住寂寞,於“鬧”中守靜;需要放棄安逸的念頭,犧牲娛樂時間……另外,思考也貴在“恒”,貴在“勤”,要多思考,常思考,勤思考。隻有經曆一番“痛苦”之後,才能在某一刻頓悟,品得甜美的果實。
其實人與人之間,誰比誰聰明、誰比誰幸運並不是最大的差距,最大的差距在於誰思考得多、思考得深、思考得對,因此,我們在生活中要善於思考,遇到事情要勤於思考,對於一些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可以換個思路去解決;對於別人想不到的事情,我們要努力想到並實現。“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這句稍顯誇張的話,從某種角度講,是有一定道理的。善於思考的人是永遠不會被困難阻擋的,即使前麵荊棘叢生,他們也能披荊斬棘,奮勇直前。
人的發展永遠都離不開機會,要想自己能夠把握機會、迎合機會、創造機會,那麼我們就必須不停地開動腦筋,運用智慧,否則我們就有可能會被時代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