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控製情緒的人,隻能做出錯誤的判斷

巴菲特的導師格雷厄姆說過:“投資者的頭號敵人不是股票市場,而是他們自身。你可能擁有出色的數學、金融以及財會知識,但如果你不能控製自己的情緒,就絕不可能在投資過程中獲利。”是的,這句話對於投資者來說可謂是至理名言。要知道,豐富的情感活動並不亞於“最邪惡的魔鬼”, 它們往往會在最關鍵的時刻跳出來,幹擾投資者的決策,從而令投資者,做出錯誤的舉動。

作為經曆過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的華爾街精英格雷厄姆,便切身體會過情緒對投資至關重要的影響。當投資者對利益的瘋狂或對市場的恐慌一旦出現並蔓延,整個股市必然會經曆一次不正常的劇烈波動,情緒越強烈,波動越劇烈。據此,在格雷厄姆那本著名的《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中寫著:一名真正的投資者,就要注意規避風險,堅決規避情緒調動對投資的影響……而他的學生,巴菲特的成功秘訣也是一樣的——不被市場情緒所感染誤導,始終保持冷靜。在每次投資之前,巴菲特都會做足一切準備功夫,這是他多年以前養成的習慣。即使中途出現意外情況,他也絕對不會說出類似於“我原先賺的錢縮水了15%,我該怎麼辦”的問題。這,就是一個投資大師該有的風采!

中國有句話:“衝動是魔鬼。”將這句話用在股市中的人身上再合適不過了。而投資者之所以衝動,原因是他們投資的時候,本身就是盲目的,沒有自己的原則與判斷,也根本不了解投資標準的情況,往往是別人買這個,就跟著別人買這個,別人賣了也跟著賣。而且,衝動的投資者,總是擔心會沒有或是失去賺錢的機會,所以在沒有思考清楚之前就貿然行動了。

在莎士比亞的筆下,戰功顯赫、智勇兼備的將軍奧賽羅由於情緒失控,在衝動之下親手殺死了自己心愛的妻子,使得原本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以悲劇告終。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魔鬼,因此我們要學著去控製它。學會了控製自己的情緒,就能夠領悟到人類情緒變化的奧秘。如果你總是聽之任之,那麼最終會成為一個毫無方向感的投資者。

美國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家南迪?內森的一項研究發現,一個人的一生當中,大約有十分之三的時間處於情緒不佳的狀態。也就是說,幾乎每個人都需要常與那些消極的情緒作鬥爭。一個成熟理性的投資者不會因為股價的上漲而特別興奮,也不會因為股價的下跌而落落寡歡,他們隻會讓理性的投資理念來掌控自己的行為,杜絕一切非理性的衝動。他們堅信隻有這樣,才會擁有一個美好穩健的未來。而一個不能自律的人去炒股,無異於親手將自己送入了刀山火海中,與其如此,倒不如將自己的錢交給基金公司。巴菲特的成功正是靠著這個並不容易練就的本領才得到的!

約翰?米爾頓說過:“一個人如果能夠控製自己的不良情緒,那他就勝過國王。”可見,學會控製好自己的情緒是何等的重要,如果一個人能輕鬆地將消極情緒轉化為良好的情緒,那麼他的健康、幸福和快樂的人生就有了保障。

不管是正在承受萬般無奈的痛苦,還是正在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倘若你一味地怨天尤人,或者憤憤不平,你的心靈就永遠無法擁有一片淨土。這樣的人,可能永遠也擺脫不了庸俗之氣,更不用說成功地造就自己。隻有那些善於控製內心的憤怒、憂慮,善於以一種寧靜的心態,得失俱忘,寵辱不驚,觀庭前花開花謝的人,才能綻放出一絲超然的忘乎所以的笑容。

所以,要想成為一名聰明和成功的投資者,就應始終保持一種平靜心態,不被自己的情緒所影響,不被市場的情緒所誤導,堅持用理性思維分析各種機會和風險,獲取自己所能理解和把握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