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蓄》
‖古句新解‖
如果國家不懂得調節經濟的輕重,就不能籠住人民,就不能合理調節民眾的利益,就談不上國家的大治。
自我解讀
古代,國民經濟非常單一。農業生產一直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而管仲比其他思想家更高明、更睿智的地方在於,他不僅重視農業生產,也十分重視工商業。
他把富民放在首位,以極其敏銳的洞察力看到了一個社會穩定和發展的根源,是首先要解決人們的基本生存。正是這樣,齊國一躍成為了最富有的國家,為稱霸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魯國梁國發展迅速,對霸主齊國構成威脅。齊桓公問管仲:“有什麼辦法搞定這兩個國家?”他想打仗又怕破了鄰國傷了自己,還會丟掉與另外大國之間的緩衝地帶。
管仲知道齊王的心思,說:“魯梁的老百姓擅長織絲。請您和貴族們帶頭穿綈的衣物,號召齊國內的有錢的人家都去穿進口的綈衣。而且要限製國內工業不準生產。於是魯梁地主肯定放棄農事,讓農戶產絲做綈衣。”
齊桓公按計行事,一時間全國流行穿綈衣,在齊國綈的價格大漲。國家可以介入采購。
管仲向魯梁的商人說:“你們給我販來綈一千匹,我給你們三百斤黃金;販來萬匹,給金三千斤黃金。”一下就吸引了魯、梁二國的商人都把綈運到齊國賣高價獲取利潤。魯、梁兩國財政收入大漲,僅從商人處收稅就能滿足國庫開支。兩國國君心裏暗喜,紛紛鼓勵國民產綈。一時間兩國貴族生活富足無比。老百姓紛紛放棄種田,養蠶織綈。
13個月後,管仲派人到魯梁國考察。發現魯梁國非常製綈業繁榮。大批大批的車輛在不斷運輸出口到齊國的綈。
管仲說:“可以收網幹掉這兩個國家了?”齊桓公大喜,忙問怎麼做。管仲說:“我們貴族改穿帛衣(另外一種工藝的絲織品),全國不得穿綈,封閉商道海關,嚴禁與魯梁國通商?”齊桓公答應照辦。
10個月後管仲派人調查,魯、梁兩國農業已衰敗,織綈又賣不掉,賦稅絕收,兩國老百姓陷入失業後的貧困中,並普遍缺糧。兩國君隻好令百姓返農。但為時已晚,糧食不能在幾個月內就恢複生產,饑餓的人民把種子也吃掉了,陷入惡性循環。於是,魯、梁穀價暴漲,魯、梁的百姓從齊國買糧每石要花上千錢(走私),而齊國的糧價每石才十錢。
24個月後,魯、梁國的百姓紛紛逃荒往齊國,十室六空。民間產業也被齊國商人壟斷。
3年後,魯、梁國成為齊國的軍事附庸和經濟殖民地。管仲非常善於運用經濟杠杆,刮起一陣金融風暴,給對方的經濟體係造成巨大打擊。從現代的眼光來看,他也是一個無比高明的操盤手,很懂得用經濟杠杆來左右。
管仲的好多經濟觀念非常新潮。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稱霸是有基礎的,就是齊國的經濟實力。而齊國的經濟實力強於其他國家,和管仲搞的一係列經濟改革措施分不開。
桓公問管仲說:“代國有什麼出產?”管仲回答說:“代國的出產,有一種狐白(狐腋白毛)的皮張,您可用高價去收購。”管仲又說;“狐白適應寒暑變化,六個月才出現一次。您以高價收購,代國人忘其難得,喜其高價,一定會紛紛獵取。這樣,齊國還沒有真正出錢,代國百姓就一定放棄農業而進到深山去獵狐。離枝國聽到消息,必然入侵代國北部,離枝侵其北,代國必將歸降於齊國。您可就此派人帶錢去收購好了。”桓公說:“可以。”便派中大夫王師北帶著人拿著錢到代穀地區,收購狐白的皮張。代王聽到後,馬上對他宰相說:“代國之所以比離枝國弱,就是因為無錢。現在齊國出錢收購我們狐白的皮張是代國的福氣。您火速命令百姓搞到此皮,以換取齊國錢幣,我將用這筆錢招來離枝國的百姓。”代國人果然因此而放下農業,走進山林,搜求狐白的皮張。但時過兩年也沒有湊成一張,離枝國聽到以後,就侵入代國的北部。代王知道後,大為恐慌,就率領士卒保衛代穀地區。離枝終於侵占了代國北部領土,代王隻好率領土兵自願歸服齊國。齊國沒有花去一個錢,僅僅派使臣交往三年,代國就降服了。
齊國本是一個海邊的小國,薑太公初封時地不過方圓百裏,而且很多是不適合糧食生長的鹽堿地,糧食產量和人口都不多。齊國之所以在較短的時間裏發展成為東方的強國,與管仲的糧食戰略有很大關係。
《管子?輕重篇》所闡發的以輕重之術治國的方略,主張通過經濟手段調控治理國家,該主張在漢、唐、宋的經濟生活中也曾發生過重要作用,在我國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其重要意義和可資借鑒之處也是不言而喻的。
國家壟斷專賣製度
‖原典‖
今齊有渠展之鹽,請君伐菹薪,煮泲水為鹽,征而積之。
——《管子?輕重甲》
‖古句新解‖
現今齊國既擁有渠展的鹽產,就請君上您下令砍柴煮鹽,然後由政府征收而積存起來。
自我解讀
“官山海”政策,是中國曆史上首次以官營國有方式壟斷鹽鐵業運營,但卻引領了其後幾千年的發展方向。鹽鐵事業的主旋律一直都是國家專賣模式,管仲成為了曆代鹽政的開山鼻祖。
“官山海”政策的運作理念和具體操作實踐對後世王朝提供了成熟的模板,成為大多數王朝解決國家財政危機的“國之大寶”。
後麵朝代主持財政的大臣也多從管仲那裏取經,領悟“拔鵝毛”的學問,實踐拔鵝毛的手藝。
管仲由於“官山海”的政策,在後世還榮獲一殊榮——鹽商的祖師爺。管仲在民間成了鹽神的化身,世代受鹽工供奉。
有人不禁有疑問,齊國是海王之國,能獨擅海鹽之暴利,然遠在內陸的諸侯國何以至齊國之富。管仲也做了解答,而且是最簡單的一種。
桓公說:“那麼,沒有山海資源的國家就不能成王業了麼?”
管仲說:“可以依靠別國的山海資源加以借用。讓有海的國家,把鹽賣給本國,以每釜十五錢的價格買進,而官府專賣的價格為一百。本國雖不參與製鹽,但可以接受別人的生產,用加價推算盈利。這就是利用他人條件的理財方法。”
智者不僅能因地取材,也能實行變通轉換之道。《易經》雲:“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活人豈能為尿憋死,辦法都是想出來的。
先天資源不足的國家上尚可以在國際市場上謀利。那麼有海的國家更可以藉由國際貿易把鹽的市場做大做強,做的更暴利。這也是齊國未來謀求在國際上壟斷海鹽之利必須跨出的一步。
問題也來了,屆時齊國鹽貿易麵對的是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齊國在實施戰略人才庫的規劃解決工商業人才後,做國際貿易麵臨的最匱乏的資源恰恰是信息。
絲綢織品技術曾被中國壟斷數百年,中國古代各朝一直嚴密控製著絲綢織造業和養蠶業的技術流傳,並禁止其流向外國。唐朝是絲綢生產的鼎盛時期,無論產量、質量和品種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絲綢的生產組織分為宮廷手工業、農村副業和獨立手工業三種,規模較前代大大擴充了。同時,絲綢的對外貿易也得到巨大的發展,不但"絲綢之路"的通道增加到了三條,而且貿易的頻繁程度也空前高漲。絲綢的生產和貿易為唐代的繁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看看美國中學曆史書是怎麼寫中國與西方的貿易問題:書中說,早在中國漢代,東西通商的重要通道“絲綢之路”逐漸形成,漢朝把大量昂貴的絲綢輸出到西亞。為了保護絲綢貿易,中國人一直保守絲綢製作過程的秘密。中國的統治者曆來嚴格限製外國商人,隻允許他們在廣州活動。中國賣給他們絲綢、茶葉、瓷器,換來的卻是大把大把的黃金和白銀,造成巨大貿易順差。1793年,英國人要求增加貿易權利,被乾隆皇帝拒絕,他說:“西方的東西找不出一件中國用得著的。”
漢朝和唐朝從絲綢貿易獲得的經濟的空前繁榮,由絲綢之路,國外的葡萄、無花果、黃瓜、核桃從西亞傳入中國,意大利商人馬可波羅1271年來到中國再到鄭和下西洋從非洲帶回長頸鹿,書中頗下筆墨。書中摘錄了《馬可波羅遊記》中關於忽必烈皇宮的描寫:“宮殿屋頂很高,大廳都由金銀鑲嵌,牆壁上雕刻著龍、鳥、牧馬人和各種野獸以及戰鬥的場麵。天花板上也是如此,滿眼都是黃金和圖畫。廳很寬很長,可以容納6000人的宴席。”足見當時的中國是多麼的繁華,遠遠超越當時世界各國的經濟水平。
正因為唐朝、宋朝始終領先全世界的高科技產品銷售全世界:絲綢、瓷器,在17世紀至18世紀中葉,整個歐洲甚至包括俄國,掀起過一場“中國熱”。當時的中國被全世界推舉為“模範文明”。當時中國對西方的影響,遠遠大於西方對中國的影響。
為了得到中國絲綢,在沒有飛機、火車、汽車的時代,當年全世界的商人們騎著駱駝不遠萬裏,把幾萬裏的沙漠戈壁,硬生生踏出一條絲綢之路,用他們國家最珍貴的黃金、珠寶、玉器,換幾匹絲綢,帶回國就能發大財。唐朝不僅繁榮富強,而且在全世界聲名遠播。
中國賣給各國商人絲綢、茶葉、瓷器,換來的卻是大把大把的黃金和白銀,造成古代全球經濟的巨大貿易順差,唐朝是當時世界的經濟中心,歐洲和日本虛心學習的楷模。
曆史證明,一個國家隻有壟斷別國沒有的高科技,才能實現經濟真正繁榮富強,自然會變成全世界羨慕的“模範文明”。
取民有度,用之有止
‖原典‖
取於民有度,用之有止。
——《管子?權修》
‖古句新解‖
對老百姓征收賦役要控製在一定限度內,各種花費要有節製。
自我解讀
在我國曆史上,很多封建王朝都是因為統治者“取於民無度,用之無止”,在農民起義的風暴中走向滅亡的。而一個新王朝建立之初,則往往注意吸取前朝的教訓,“取於民有度,用之有止”,使社會走向安定繁榮。
隋煬帝楊廣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殘暴而又奢侈的皇帝。隋仁壽四年(604年),他殺死父親楊堅,處死哥哥楊勇,當上了皇帝。他當上皇帝之後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營建東都洛陽。這項工程規模十分浩大,每月征調二百多萬個民夫,從江南運送奇材異石。為了從江西運一根大木頭,就需要兩千人拉,運到洛陽需要幾十萬個工。 很多民夫被活活累死了。洛陽建好後,隋煬帝又下令在洛陽西郊修建一座大花園,叫做“西苑”。這個西苑方圓二百多裏,裏麵有個大湖,湖內修建三個高一百多尺的仙島,每個島上都修建亭台樓閣,非常壯觀。湖的北麵有一條水渠,沿彎曲的水渠修建了十六個院落,院內建築十分華麗,每個院落有一個妃子主管。光這些還不行,楊廣還要西苑四季如春。秋天,樹葉凋落,要用彩色的綢子剪成樹葉花朵,掛滿樹枝。冬天,楊廣所到的宮院,池子裏的冰要鑿掉,用彩色綢緞剪成蓮花荷葉,布置在水麵上。夜裏,楊廣經常帶著幾個宮女到西苑遊玩,喝酒遊樂,直到天明。
洛陽和西苑剛剛建好,老百姓還沒有喘口氣,楊廣又下令挖掘大運河。首先開鑿的是通濟渠。通濟渠西起洛陽的西苑,東到淮河邊上的山陽,溝通洛河、淮河、黃河,然後接上春秋時期吳國開鑿的邗溝,通向長江。接著,大運河又向南北兩頭延伸。向北開鑿永濟渠,直到涿郡。南麵幵鑿江南河,直到餘杭。經過整整六年的時間,大運河才全部完成。大運河便利了南北交通,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但是,它是用無數勞動人民的血汗完成的。有無數人在開鑿運河中悲慘死去,光是開鑿通濟渠就死了六十多萬人。
大運河還沒有修完,楊廣就乘坐大船,帶領大批隨從到江都遊玩。楊廣坐的船叫龍舟,長七十多米,分四層,上層有正殿、內殿和東西朝堂,中間兩層有一百六十個房間,裏麵裝飾得十分豪華。皇後、妃子、大臣、和尚道士以及其他隨從人員也都乘坐豪華的大船,總共有幾千艘,光纖夫就八萬多人。船隊在運河中船頭接船尾,綿延二百多裏。楊廣在船上縱情飲酒作樂,沿途五百裏以內的百姓,被迫奉獻食品,很多人家為此傾家蕩產。在江都住了四個月,楊廣又要返回洛陽,不過這次不走水路了,改走陸路。於是,又要置辦車馬儀仗,又要製作百官朝服。許多官吏趁機拚命搜刮百姓,人民苦不堪言。
楊廣不僅奢欲無度,而且好大喜功,不斷發動對外戰爭。從大業七年到大業十年〈611—614年),他連續三次發動對高麗的戰爭。每次征兵都要好幾百萬人,無數人一去不還,戰死在疆場。楊廣還征調民工在東萊海口修造戰船,限期造好三百艘。工匠們不分晝夜地站在水裏幹活,好多人腰以下的身體腐爛生蛆,被折磨死的有十分之三四。工匠們死了以後,連屍體都得不到掩埋,拋在路邊,任其腐爛。楊廣還征發民夫運送軍糧。兩個人推一輛小車,車上裝三石糧,路途遙遠,三石糧僅夠民夫一路的口糧。運到指定地點,糧已經吃光,民夫無力繳納,隻好逃亡。有的百姓為了逃避兵役、徭役,甚至不惜砍掉自己的手腳。
楊廣奢欲無度,濫用民力,人民不堪重負,實在忍受不下去了,紛紛起義。在起義軍的猛烈打擊下,隋朝的統治土崩瓦解,隋煬帝楊廣眾叛親離,於大業十四年〈618年)在江都被部下殺死。太原太守李淵宣布建立唐朝,隋朝滅亡。
唐朝建立後,由於連年戰爭,全國還不到三百萬戶,隻有隋朝中期的三分之一。從洛陽到山東幾千裏土地上,人煙稀少,滿目荒涼。再加上災荒不斷,社會經濟十分蕭條。唐太宗李世民親身參加了推翻隋朝的鬥爭,看到農民起義的巨大力量。所以,他當了皇帝,總不忘隋朝滅亡的教訓。認識到要鞏固統治,必須要愛護百姓。他說:“老百姓好比是水,皇帝好比是船,水能載船,也能翻船,皇帝如果不愛護百姓,百姓就會把他推翻。”因此唐太宗采取了一係列有利於農民的措施。他恢複了“均田製”,滿足了農民對土地的要求,限製了豪強對土地的兼並,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他還注意減輕賦稅和徭役,提倡節儉,不大興土木。由於采取了這些措施,在唐太宗在位的二十多年裏,社會政治經濟獲得了空前的發展,國內一派繁榮景象,百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丟失在路上的東西沒有人拾,夜裏睡覺不用關門)。周圍的國家都來歸附,各國商旅來往,絡繹不絕。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強昌盛的國家,唐太宗李世民也成為曆史上最受人尊敬的名君之一。
隋餳帝楊廣奢欲無度,濫用民力,最終身死國滅;唐太宗李世民吸取教訓,愛惜民力,使國家繁榮昌盛。“取於民有度,用之有止”,確實是任何統治者都不應該忘記的治國箴言。
土地生產財富,有時節的限製;百姓辛勤勞作,有疲倦的時候。但統治者的欲望是沒有止境的。用有限的土地和百姓來供養欲望無窮的君主,這中間若沒有一個合理的限度,上下之間就會互相怨恨,就可能出現造反的情況。所以統治者不應該殘酷剝削百姓,奢侈無度,而應該體恤百姓,愛惜民力,這樣國家才會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