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就是不見硝煙的戰場,競爭殘酷而激烈。怎樣在職場中立於不敗之地,怎樣在公司中創下豐厚業績、怎樣獲得上司青睞並獲得晉升資格……所有這些,是每個職場人士都非常關注的問題。要想在職場上遊刃有餘,僅靠個人工作成績的優劣還遠遠不夠,在注重個人內外兼修的同時,還應該善於經營人際關係,利用社交攻心術,幫你解決職場上的問題。

暗示術——運用積極暗示激勵下屬

在心理學上,暗示是影響者對被影響者在無對抗態度的條件下,用某種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把自己的意向傳達給他人,並能引起他人反應的社會行為,它能使被影響者接受一定的思想、意見,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動。

暗示在日常生活中是十分普遍的,一個人在社交活動中無時無刻不在接受別人的暗示,也無時無刻不在暗示別人,從而使人與人之間產生了相對而言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斯說:“無論什麼見解、計劃、目的,隻要以強烈的信念和期待進行多次反複的思考,那它必然會置於潛意識中,成為積極行動的源泉。”一個人的自信心其實質就是自我積極暗示。當一個人麵臨挑戰性的新任務時,如果能看到自己的力量,正確地估量自己,並且有足夠的勇氣來承擔這一任務,那麼他就會在實現任務的過程中,想方設法地去奮鬥,其結果也會是很好地完成任務。

某人出門旅行,途中投宿於一個旅館。睡至半夜,哮喘的老毛病又發作了。他靠坐在床上,依然感到呼吸困難、胸部憋悶。黑暗中,他摸索了好一陣子,才找到窗戶。可是,任憑他怎麼使勁,也無法將它打開。情急之下,他隻得揮拳把窗子的玻璃擊碎。頓時,一股涼爽的新鮮空氣迎麵撲來。他探身對著被擊碎的窗口深深地吸了幾口,哮喘明顯地減輕,於是又摸索著回床躺下,不一會兒就安然入眠。次日清晨醒來後,他想起夜間發生的事情,趕忙查看到底是哪一扇窗子被他打破。奇怪,所有的窗戶均完好無損。原來,被他打破的竟是牆上那麵掛鍾的玻璃。

這個人的哮喘發作是事實,打破掛鍾玻璃後,哮喘發作被控製了也是事實。而“治”好他哮喘發作的那“一股涼爽的新鮮空氣”卻並不存在。這種“想當然”就是心理上的暗示。

除了自我暗示之外,人們還非常容易受到他人各種形式的暗示。懂得使用積極的暗示,可以讓事情更美好。在管理工作中,如果領導善於使用積極的暗示,通過鼓勵和讚美下屬做得好的部分,暗示下屬把其餘部分也做得像好的部分一樣,就會既表達了對下屬的肯定,又提出了工作要求,比批評、懲罰、威脅等消極暗示的管理效果強許多。因為從心理學上來說,權威是暗示成功的重要心理條件,對下屬來說,領導者的行為具有權威性,使下屬很快受到影響。所以,身為領導者的你,對下屬的積極暗示效果會非常好。

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如果我們的管理者堅信自己的每一位員工都是人才,都是千裏馬,都有能力為公司作出積極的貢獻,並在與員工的接觸中,有意無意地在工作中向員工傳達這種信息,你的這種做法將對你員工的績效有著積極的影響。管理者期望的力量對員工來說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在這種效應的影響下,員工可能會給予管理者積極的反饋,按照領導的期望行事並最終達到成功。

具體該怎麼做呢?簡單地說,就是要盡量向他們輸出積極的語言,多多鼓勵,同時還要排除消極暗示。“你是最好的”就是一種積極的自我暗示,事實也許並非如此,但又有什麼關係?換得下屬的好心理和高效率,何樂而不為呢?

讚美他人就是一種很好的積極性暗示,如能經常運用,必然收到較好的效果。特別是對於領導者,如能善加運用這一方法,其效果更大,不但能改進上下級關係,還能調動部下的工作積極性。

比如,當你看到部下時,打個招呼,展露一下笑臉,再講幾句表揚性的話,“最近工作幹得不錯,你起草的那份文件,我看了,寫得很好”。“你那項工作完成得很漂亮,你辛苦了”,等等。有的領導說,對有些人有時候實在沒有可表揚的,那麼你就說一聲“你的衣服真好”也能起到積極暗示的作用。

要知道,領導的讚揚,對領導而言,開口而出,並不費事,但對下屬來說,其作用就大了。因為你是領導,你的表揚就是對下屬工作的肯定。下屬受到表揚後,會認為我這樣做,能得到領導的讚賞;我這樣做,能得到領導的肯定;我這樣做,就是做對了,下次還要這樣做。

於是,下屬就會自動地按照領導表揚的那樣去做了。所以,你希望下屬怎麼做,你就怎樣表揚下屬,你怎麼表揚,下屬就怎麼做。這比領導下命令,提要求,強迫下屬按照領導的意圖去做強得多——這就是領導藝術。

此外,領導對下屬的表揚,也是對下屬能力的肯定。下屬會認為:“我行,我的能力還可以,我有能力做好本職工作。”從此提高了自信心,增強了對工作的興趣與自信感,工作越幹越好,越幹勁越足。

最後還要注意,如果使用積極暗示這種方法,一定要堅持,長久地堅持下去。不能心血來潮了就讓他們飄上雲端,不順心了又把他們打入深淵。隻有不斷強化,才能讓對方深信不疑,最終讓積極的他人暗示轉換為他自己的信心。

褒貶術——從否定到肯定能使你贏得人心

在前文中,我們說過,傾聽對方意見,以示即便我們不能同意,但仍很尊重對方的態度。這是應付一些意外的反對意見的最好辦法。

可在某種情況下,我們還需要更進一步:先作點讓步,才能控製那些反對意見,即“退一步海闊天空”。

海?約翰斯?哈蒙特,被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礦務工程師。他在尋找第一份工作的情形是怎樣的呢?

他畢業於耶魯大學,又在德國弗萊堡做過3年研究工作,現在,他要找工作了。

他想去找美國西部的大礦主威廉?侖道夫?赫斯特的父親、參議員瓊斯特。不過,哈蒙特隻是運用了一個小小的策略,就找到了他想要的工作。

據福布斯說,那位參議員十分頑固,是個很現實的人,他從來都不信任那些長得十分斯文,隻能一味地講理論的礦務工程師。所以,他粗暴地對哈蒙特說:“我之所以不滿意你,就是因為你曾在弗萊堡研習過一段時間,你的腦子裏肯定充滿了一堆理論。我可不需要什麼文質彬彬的工程師。”

哈蒙特立刻接著說:“我想跟您說個事兒,當然,這不能告訴我爸爸。”參議員點了點頭。哈蒙特說:“其實,在德國,我沒學什麼東西。”

於是,這位參議員馬上就和他約定:“那好,你明天就過來工作吧!”

在一個固執的人麵前,哈蒙特怎麼就能非常輕鬆地達到自己的目的呢?事實上,他運用了一個非常普通的策略,被很多商界人士稱之為“小讓步”的策略。

聰明人在麵對反對意見時,總能盡可能地作出讓步。每當發生爭執時,他們常常會馬上想:如果在這方麵做些讓步,於整件事情是否有損呢?

李?艾維是美國著名的顧問,他是一位很有見地的人。查爾斯?什瓦普、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以及其他許多聲名顯赫的大人物或公司,經常向他谘詢一些重要的決策。就在前不久,他還非常妥善地處理了一個十分棘手的事件。

當時,李?艾維正在英國,他想邀請著名的阿斯特夫人參加位於紐約派克路的阿斯特利亞賓館的奠基典禮。

阿斯特夫人說:“十分抱歉,你隻是想替那家賓館做廣告才邀請我的,我不能去。”

接下來,李?艾維的回答讓她很是吃驚:“沒錯。”

但他又說:“可是,難道你就沒有收獲嗎?借此機會,你可以接近更多的群眾。”於是,他給她詳細地介紹了這個典禮,說將會通過收音機向全國廣播。而且,他保證隻要她到場,她無須發表任何演說。之後,他又再三表達了他們的誠意。結果,這些話讓阿斯特夫人愉快地應邀參加典禮。

從中,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李?艾維的方法之所以能產生作用,就在於他從一開始就坦白承認了阿斯特夫人拒絕邀請的理由,在這一點上,他作出了讓步,隨後,又迎合她的意願,最終成功地邀請到了阿斯特夫人。

斯朋特曾如此描述一戰時的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的“圓融的勸誘術”。在別人都以為他不會成功時,他總能取得勝利。他懂得在適當的時候作出一些犧牲,以贏得全局的勝利。

有時,甚至需要創造出一個讓對方獲得一些小勝利的局麵。我們可以故意準備一些並不影響全局的枝節來讓對方對之反駁,我們則就此退讓一步。就是因為這樣,一位芝加哥的廣告商,才故意在一頭貓的脖子上畫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紅圈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