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我們經常聽到“做人難,難做人”的感慨,也經常能感受“先做人,後做事”的領悟。可見,做人是大問題,做人難,難就難在如何把握自己?如何克製浮動的情緒和無窮的欲望。為人不能過於縱意,而要慎言謹行。這就要求做人要有一定的法則和標準,即:做人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字!
寬容是一種美德,但是要有一個限度,無原則的寬容,就是放縱。寬容別人是克製、是犧牲,是自我鬥爭,需要有一定的修養和海量。寬容是付出,但是不一定就有收獲,沒有收獲的寬容,隻能是忍讓,一味的忍讓就是放縱。
放,是解脫約束,得到自由;縱,是縱容、驕奢不羈。綜合起來,放縱的意思是:不加約束,不守規矩,沒有禮貌,驕奢不羈。
而寬容是尊重意見,理解差異;寬容是因勢利導,順其自然;寬容是長善救失。在現代管理理念中,寬容就意味著:多些允許,少些不準;多點肯定,少點批評;多點欣賞,少點指責。
有一次,理發師正在給周總理刮胡須時,總理突然咳嗽了一聲,刀子立即把臉給刮破了。理發師十分緊張,不知所措,但令他驚訝的是,周總理並沒有責怪他,反而和藹地對他說:“這並不怪你,我咳嗽前沒有向你打招呼,你怎麼知道我要動呢?”這雖然是一件小事,卻使我們看到了周總理身上的美德——寬容。可見文雅、和氣、寬容的語言,不僅能夠溝通人們的心靈,而且還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
寬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偉大的行為。寬容待人,就是在心理上接納別人,理解別人的處世方法,尊重別人的處世原則。我們在接受別人的長處之時,也要接受別人的短處、缺點與錯誤。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發生的事絕不是隻有簡單的事。生活,往往紛繁,又常常平淡。正因為寬容如水,使紛繁經過過濾變得純淨;正因為寬容似火,使平淡經過鍛燒,日趨鮮明;更因為有這詩般的寬容,才賦予人生以藝術,賦予生命以永恒。因而,我們才能真正地和平相處,社會才顯得和諧。
但是,寬容一定不能放縱,寬容也需要技巧。寬容並非一味的免除對方應該承擔的責任。任何人都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何人都要承擔各種各樣的後果。否則,對方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從而也顯示出自己的軟弱。
寬容自己是一種醒悟。寬容別人是一種胸懷。寬容不僅可以教育他人,還能贏得友誼。
相傳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日晚在禪院裏散步,突見牆角邊有一張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違犯寺規越牆出去溜達了。老禪師也不聲張,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少頃,果真有一小和尚翻牆,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 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傅並沒有厲聲責備他,隻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我們可以想像聽到老禪師此話後,他的徒弟的心情,在這種寬容的無聲的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錯誤懲罰了,而是被教育了。
公元279年,趙國的藺相如完壁歸趙,立了大功,拜為上卿,位在大將軍廉頗之上。廉頗自恃功高,很不服氣,揚言要羞辱他。藺相如聽到廉頗的話 ,常常稱病不上朝,不跟廉頗爭位。有時藺相如坐車外出,碰見廉頗就趕緊避開。門客以為 他膽小怕事。藺相如說:“秦王那麼厲害,我都不怕,難道還怕廉頗?我考慮,強大的秦 國之所以不入侵趙國,隻是因為有我們兩人在。如今二虎相鬥,必有一傷,勢必削弱抵禦外 敵的力量。我之所以躲避廉將軍,是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啊!”這話傳到廉頗耳中,廉頗很 覺慚愧,便袒衣露體,負荊登門請罪。說:“我粗野低賤,誌量淺狹,開罪於相國,相國能 如此寬容,我死不足以贖罪。”於是將相重歸於好,成了生死之交。
在企業管理中,好的領導,應該寬容員工的某些出於良好動機的錯誤、原諒員工一時頭腦發熱犯下的小錯誤,而且,還應該采取適當的行為,督促、指導員工改正缺點、糾正錯誤。但是,他不會放縱員工屢次犯下同樣的錯誤,不會放縱員工違反公司相關規章製度的錯誤行為,不會放縱員工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違法行為。否則,他將突破優秀領導的界限,而變成放縱型領導。
同樣,在校園管理中,寬容能夠激勵學生自省、自律、自強。寬容是對學生獨立人格和創新能力的尊重,其主旨在於讓學生的自然天性得以充分的顯揚。但是,寬容並不代表放縱,“容人之過,莫縱其非”,若寬而不當,寬而無度,會導致學生紀律渙散,恣意妄為,就不能保證學生健康發展。
一位中學教師在開班會時是這樣講的:今天讓學生明白不能養成粗心的習慣,但由於對粗心的忽視和寬容,粗心一次次地出現在我們的學習中,對此,能夠有清醒認識的同學恐怕不多。因為粗心,考試時成績的不理想又反作用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嚴重影響了我們的學習。
因此,以後我們對待粗心,一定要端正態度。因為放縱錯誤就等於扭曲了寬容。我們絕不能寬容因粗心造成的錯誤,放縱自己。使自己對學習逐漸喪失了興趣和信心。
寬容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嚴格,是教師充分利用情意因素,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從而激發強大的內驅力,實現更快更高的發展,所以“寬”與“嚴”從根本上是統一的。寬容為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提供了伸展空間,而嚴格要求則為學生發展鋪設了正確軌道,創新教育就是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使學校真正成為培養創新人才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