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健康人生從心開始明朝《指月錄》記載:金陵的清涼寺裏,有一位泰欽禪師,他性情豪爽,不拘小節,眾人都看不起他,唯獨法眼和尚很看重他。一天,法眼問眾人:“老虎的脖子上係著個金鈴,誰能解得。”眾人答不上來,泰欽正好過來,答道:“原來係上去的那個人可以解得。”

後來,“解鈴還需係鈴人”就用來比喻誰造成的困難還得由誰來解決。各種心理障礙都是患者的心理出了問題,是患者內心發生的困難,也必須通過患者自己才能解決。別人不可能代替患者解決問題,就像不可能代替他呼吸一樣。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人民比以前更加富裕,眼界也更加開闊。但是正如美國一位資深心理醫生所說:“隨著中國向商業化的轉變,人們麵臨的心理問題對自身生存的威脅,將遠遠大於一直困擾著中國人的生理疾病……”

2004年2月,雲南大學大四學生馬加爵在宿舍用錘子殺死4名同學,因為自卑、猜疑、高攻擊性人格迷失了他的心智。

2007年2月,韓國女演員鄭多彬死於一套公寓的浴室內,因為長期無戲可拍而陷入極度的抑鬱之中。

可見,無論是名人、普通人,富人還是窮人,都有可能產生心理問題,而不管他的出身、背景、貧富如何。

試想,假如馬加爵身邊有個心理醫生,他的雙手就不會沾滿同學的鮮血,現在正應該是風華正茂的國家棟梁。

試想,如果鄭多彬身邊有個心理醫生,她就可能不會走上自毀之路,千萬的“彬彬迷”還可以欣賞到她風情萬種的表演。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在我國家庭成員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有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包括心理平衡性、壓力、偏執、情緒、人際關係、夫妻關係等。

對於這些心理問題,有的人可能意識到了,但礙於麵子不願去看心理醫生;有的人沒有認識到,但這類問題實際存在,又確實嚴重影響著感情、工作和生活等的質量。對於心理問題不能任其發展,因為它就像一枚定時炸彈,如果不及時排除掉,便時時威脅著人的身心健康。

所以,對於個人來說,很有必要掌握一些心理學知識,自己為自己把脈,自己做自己的心理醫生,以便能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心理問題和缺陷,“對症下藥”,積極調適,把心理問題的危害消除在萌芽狀態,避免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必要的傷害,為美好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心理學教授喬治?斯格密指出:“如果說人生的成功是珍藏在寶塔頂端的桂冠,那麼,健康的心理就是握在我們手中的一柄利劍。隻有磨礪好這柄利劍,才能一路披荊斬棘,最終奪取成功的桂冠。”

一個人的情緒、性格和人格等對他的人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平穩的情緒、健全的性格和人格,是事業成功的基礎、家庭幸福的根基、人際關係和諧的保證,更是人生美滿的護身符。

本書從人的性格、意誌、情緒、人格、愛情、工作、性等方麵剖析人的心理,介紹心理學常識,以及心理問題的應對策略,其中不乏經典案例,讓您在輕鬆的閱讀中,認識自我,解讀心靈的迷茫,科學調適身心,保持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處世心態,以便更好地融入社會,享受生活。

本書由郭瑞增主編,參加編寫和審校等工作的還有劉富強、李敏和姚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