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網絡媒體的發展(1)(2 / 3)

新媒體是未來媒體發展的重點,是媒體傳播市場發展的趨勢和必然方向。

目前,新媒體主要包括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手機媒體是借助手機進行信息傳播的工具。隨著通訊技術(例如3G)、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普及,手機就是具有通訊功能的迷你型電腦,而且手機媒體是網絡媒體的延伸。手機媒體也隻能成為信息海量的網絡媒體新的組成部分,否則它將麵臨信息貧乏的難題。在此,我們要特別強調,手機短信隻是手機媒體在現階段的一種初級存在形式,但不是全部,也不代表未來的方向。在中國,許多人誤以為手機短信(SMS)就是手機媒體,並稱手機短信為“第五媒體”。其實,中國的短信量巨大、短信文化發達是由特定的電信管理體製與收費模式造成的。在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極少有人發短信。

網絡媒體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信息傳播的方式,影響著人類知識的組織、傳遞和獲取,給人類的文化和政府的政策帶來深刻的影響。傳播作為聯係信息生產、積累和獲取的中心環節,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網絡媒體作為信息交流、傳播的一種重要渠道,使信息得以廣泛散發、吸收和利用。網絡媒體在人類的信息流通過程中將占有重要的地位,信息技術與手段的變革將對人類信息流通活動的方式產生深刻的影響。

二、互聯網的發展

在英語中“Inter”的含義是“交互的”,“net”是指“網絡”。簡單地講,Internet是一個計算機交互網絡,又稱網間網。它是一個全球性的巨大的計算機網絡體係,它把全球數萬個計算機網絡,數千萬台主機連接起來,包含了難以計數的信息資源,向全世界提供信息服務;它的出現,是世界由工業化走向信息化的必然和象征,但這並不是對Internet的一種定義,僅僅是對它的一種解釋。

從網絡通信的角度來看,Internet是一個以TCP/IP網絡協議連接各個國家、各個地區、各個機構的計算機網絡的數據通信網。從信息資源的角度來看,Internet是一個集各個部門、各個領域的各種信息資源為一體,供網上用戶共享的信息資源網。今天的Internet已經遠遠超過了一個網絡的含義,它是一個信息社會的縮影。一般認為,Internet的定義至少包含以下三個方麵的內容:

Internet是一個基於TCP/IP協議族的國際互聯網絡;

Internet是一個網絡用戶的團體,用戶使用網絡資源,同時也為該網絡的發展壯大貢獻力量;

Internet是所有可被訪問和利用的信息資源的集合。

互聯網是美蘇冷戰的產物,它的由來可以追溯到1962年。當時,美國國防部為了保證美國本土防衛力量和海外防禦武裝在受到前蘇聯第一次核打擊後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擊能力,認為有必要設計出一種分散的指揮係統:它由一個個分散的指揮點組成,當部分指揮點被摧毀後,其他點仍能正常工作,並且這些點之間,能夠繞過那些已被摧毀的指揮點而繼續保持聯係。為了對這一構思進行驗證,1969年,美國國防部國防高級研究計劃署資助建立了一個名為ARPANET(即“阿帕網”)的網絡,這個網絡把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斯坦福大學以及位於鹽湖城的猶他州州立大學的計算機主機連接起來,位於各個節點的大型計算機采用分組交換技術,通過專門的通信交換機和專門的通信線路相互連接。這個阿帕網就是互聯網最早的雛形。

簡單地說,計算機網絡是由“計算機集合”加“通信設施”組成的係統。準確地說,計算機網絡就是把若幹台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相互連接起來,以實現信息傳輸和資源共享的一種計算機係統。早期製造的計算機,一台機器由一人使用。這種使用方式效率非常低,很快被“計算中心”的模式取代。在計算中心的模式下,一台計算機同時由許多用戶使用。計算中心使用戶得以共享計算機係統的資源,這是計算機技術發展和使用方式的飛躍。但是,計算中心仍然把用戶限製在一個地方和一台機器上。計算機網絡的出現,則把許多計算機或計算中心連接起來,其中每一台計算機都有可能通過網絡為任何其他計算機上的用戶提供服務。網絡使用戶脫離地域的分隔和局限,在網絡達到的範圍內實現資源的共享。不管是什麼用戶,也不管在什麼地方,都可以使用網絡上的程序、數據與設備。用戶訪問千裏之外的計算機,就像使用本地計算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