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著急!
至於皇帝李世民的態度,謝逸拿捏不準,卻也不是很在乎。弘文館的職位不重要,隻要晉王府長史的職位還在,那就沒什麼問題,靜靜等下去便是,勝利屬於誰還不知道呢。
至於無人登門之事,謝逸也無所謂。
附炎趨勢之人有什麼要緊的,今日門可羅雀,來日絡繹不絕,踩高就低不就是如此嘛!
何必在乎,還樂得清閑。
到了五月端午節的時候,李治生了場病,留在宮中安養,謝逸便沒什麼事情了,一連好多天賦閑在家。
當此之時,恰好謝家的輞川別墅建成,謝逸當即告了假,帶上一家子人前去輞川別墅避暑。
輞川別墅原本是武則天時期的大臣宋之問初建,後來被宰相,也是大詩人的王維購入手中,加以整修重建,成為一處絕好的別院。
當地群山環抱,樹林掩映,亭台樓榭,古樸端莊。別墅外,雲水流肆,偶有舟楫過往, 呈現出悠然超塵絕俗,乃是一處絕佳休閑之所。
因為早了好幾十年,所以現在尚無人在輞川一代修建別院,畢竟這裏離長安城裏太遠。長安權貴們的別院主要在南山,也就是秦嶺腳下,不過一兩個時辰便可回到城中,輞川則在灞河上遊,秦嶺深處,來往太過耗費時間。
別人覺得遙遠之處,對於如今的謝家卻是格外的好地方。
出了長安城,直接沿著灞河,便往上遊走去。謝逸驚訝地發現,灞河上水流滔滔,竟有舟船往來。仔細再回憶,好像前世在一些文本上看到過,王維從輞川別墅來往於長安,似乎也可以乘船。
倒也沒錯,八水繞長安,古代的長安水係還是相當發達的,如今從江南來的糧食可以通過大運河直接運送到長安城城。
灞河作為除了渭河外,長安城外最大的水係,可以行船自然也不足為奇。但到了後世,關中之地哪裏還有船隻影子?
就連關中八景之一的鹹/陽古渡的消失不見,可見水係和生態的破壞是何其之大,想想當真讓人感慨。
雖說灞河可以行船,但謝家人眾多,攜帶的東西也不少,逆水行舟並不方便,所以還是選擇了乘坐馬車。
數十輛馬車沿著灞河上了高地,上了塬,謝逸不能準確斷定,但猜想大概是後世鼎鼎大名的白鹿原吧!天氣晴好之時,站在這裏可以遠遠看到雄偉的長安城,現在那裏是是非之地,遠離是非,去山中避暑才是正經的好日子。
陶淵明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雅興,想必是一種很不錯的體驗。現在不到采菊時間,但據說輞川別墅的湖中荷花不少,可以采蓮嘛,悠然見南山更是容易。
除了欣賞風景,偶爾還可以進山行獵,這可是常人甚少有機會體驗到的好事。
謝逸對此很樂觀,也頗有興致。
杜惜君和鄭麗琬也麵帶笑意,隻要謝逸在,她們的心情便很好,至於旁的,並不是很在乎。
至於長安城裏那些風言風語,他們也不是很在乎,她們相信謝逸的能耐。難得清靜,若非如此他哪裏有時間陪著自己去輞川別墅呢?
此番前去,兩位夫人都滿心期盼,想著換個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好地方,能不能一擊必中,早些為謝家填個孩子,續上香火。
小蠻聽說可以去玩耍,自然是格外開心,尤其是不曾去過的野外,小孩子天性完全釋放,那是相當的快樂。
但是,武二娘子卻不怎麼開心,自打少陵塬馬球比賽那件衝突之後,她就不怎麼開心。
雖然那件事不是她的錯,她壓根沒有什麼錯誤,但謝逸卻因為這件事惹上了麻煩,這讓武二娘子很是歉疚,甚至還有些許自責。
孤兒一直悶悶不樂,不怎麼開心。現在雖說是一家人前去輞川別墅避暑度假,但她覺得,不免有幾分被迫避開,甚至是被流放的感覺。
本來風生水起的謝學士落到這個地步,多少都是因為自己而起,所以難免有些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