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海雯上三年級時,英語水平還不行(2 / 2)

我認為中國教育死背硬記的東西太多,這種方法在中、小學知識積累階段還行。雖說造就了不少書呆子,但起馬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嘛。但這種教育方式容易把學生培養成隻會考試的機器。想一想,為什麼中國人的天才加上勤奮卻造就不了和美國人一樣多的世界一流大學和諾貝爾獎得主呢?當然。除了曆史、政治原因外,我們的一些教育觀念是否也需要檢討呢?

我在網上讀了一篇作者苗體君題為《中國人為什麼不能獲諾貝爾獎》的文章,覺得很多都非常有道理:

2002年度諾貝爾獎揭曉了,中國的科學界和文學界仍然沒有能實現零的突破,為什麼至今諾貝爾獎仍然同中國無緣呢?過去中國的學者們認為:諾貝爾獎是用西方的標尺,對東方國家有文化歧視。這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隻是中國人自我安慰的好辦法。為什麼與中國毗鄰的日本,其也處於東方卻頻頻獲獎呢?

並不是中國科學界及文學界的成果和作品沒有引起國際的注意,而是確實沒有什麼好的東西,特別是現階段中國的學術風氣不正,心態浮躁,抄襲剽竊現象眾多,學術腐敗日盛,這就很難有好的、有價值的東西推出來。在國際體育界中國人創造的佳績讓世界折服,而獨有諾貝爾獎至今中國人隻能對世界保持沉默,是什麼原因呢?

中國人不是缺乏智能,迄今為止已有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崔琦等人獲諾貝爾獎,他們都是背井離鄉,在異國的土地上奮鬥獲取的。讓他們在中國的話,他們可能會一事無成地走完他們的人生?因為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成功”的人要忙於人與人之間的複雜交際;身居要職的領導,其職責就是用剪刀修理長得過高的一些枝幹,真正的人才最終隻能與大家保持一致;如果人才缺少人與人交往的知識,這個人才就會淒苦地度過一生。

其次是中國高校培養的人才缺乏思考的精神。沒有獨立的思考,人雲亦雲,也就談不上學術的創新。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要招聘一位研究助手,當時許多人蜂擁而至。愛因斯坦為眾多的應聘者出了一個物理學的名詞,要求他們用筆試的形式解答。眾多人苦思冥想以求答得更完整些,但隻有一個人翻開手邊的物理學辭典,把辭典上的解釋抄在了試卷上。愛因斯坦就錄用了這個人。在愛因斯坦看來,這樣的名詞沒有必要花心思去牢記它,隻需翻翻辭典也就行了。

人的精力畢竟是十分有限的,把精力用在思考上才更具有意義。一個隻注重記憶的人,也隻能是一個考出好成績的學生,對科學研究是百害而無一益。中國古代自隋唐開始就注重應試教育,讀書人隻知道死記硬背,求取功名,在科學上則無任何創新,他們沒有自己的思想,更沒有屬於自己的獨立思考的空間,也就談不上什麼取得成就之類的東西。

曆史發展到今天,中國人依然秉承科舉的死記硬背式的教育,不允許學生有創新。不久前一次全國性的中學語文應試比賽,其中有一道填空題目是:太陽出來了,冰雪______。試題提供的標準答案是:太陽出來了,冰雪融化了。填其他內容均不得分。東北哈爾濱每年1月、2月份的氣溫在——16℃至——36℃之間,即使太陽出來了,冰雪也不可能融化,但應試的學生必須填“融化了”。

一位來自廣東湛江的考生填寫到:太陽出來了,冰雪在廣東湛江沒有。結果被判零分,還有一位考生答道:太陽出來了,冰雪放在冰箱裏,也就沒有融化。這個答案同樣十分有創意,但也被判為零分。所以,現代學校的應試教育把學生培養成了隻會背書的書呆子,似魯迅筆下的孔乙己,隻會之乎者也地背書,無任何生存的能力。

教育界人士雖然天天都在大喊改革教育,但要把一個注重記憶的民族從記憶的道路上拉回來,有那麼容易嗎?一個善於思考的民族就是一個有希望的民族,獲取諾貝爾獎的日子對於這個民族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