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海雯到聖安格尼斯醫療中心擔任助理護理(2 / 2)

在幾年前,美國的新罕布什爾州(New Hampshire)的一位高中老師,在教學生的倫理課時,頭一節課就對班上的學生宣布:他的課成績隻有A、B和未完成(Incomplete)3種,沒有C、D和F。學生問為什麼?老師說這是倫理課,當你走向社會,麵對雇主、同事、父母配偶時,倫理道德沒有C和D可言,所以他不能給C和D的成績。

學期結束,結果班上有十來個學生得了“未完成”,開始有些學生也沒有在乎。可到了高中畢業時,發現這門倫理課還未完成。未完成的課程,學校就要求完成後才能畢業。這時學生急了,請求老師給個成績,不及格也可以。因為有些學生已經修夠了學分,並且已被大學錄取,根本不在乎這門課成績是什麼,但不能沒有高中畢業文憑。

其中一個學生的家長還是地方教委成員,學生的意見就通過這位家長反映給了這位老師,要求老師通情達理。這位老師心平氣和地對家長說:

“你們送小孩來學倫理,難道就希望你們的小孩在倫理道德上是非混淆,而不求品德高尚嗎?”

家長沒辦法,隻得叫學生們繼續完成倫理課,以達到A或B的標準。

那麼,我們如何完成培養優秀子女這一複雜而又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呢?

拋棄故土,也許還能找到新的家園。失掉愛心和同情心,猶如丟失本性和自我。愛的源泉幹涸了,留下一片荒漠的心田,還能營造出錦繡的人生嗎?

就像人類所有其他事物發展形式一樣,道德發展始於愛。愛,點亮了人類發展的明燈。如果我們希望培養出優秀的子女,應該從給予他們的愛開始。

愛心,即學會尊重自己,尊重別人,尊重一切生命形式以及它們的生活環境。學會尊重自己,要求孩子把自己的生活和個人視為是有價值的,認識到自我行為是可能有錯誤的。尊重他人,要求孩子視其他人是有價值的、有尊嚴的,是與自己平等的。尊重與自己生活相關的方方麵麵,則要求人們不能殘忍地對待動物,愛護自然環境。

比如海雯2004年的SAT成績一出來,是1600分滿分。當然要有獎勵,海雯就想要一隻狗。其實這個要求她很早就提過,我一直沒同意。

美國的狗要吃專門的狗食,要給它洗澡,還要定期打預防針,夠麻煩的。現在我太太也決定滿足女兒的要求,一家3口,2比1表決通過。海雯養狗可以培養她的愛心,現在學會撫養小狗,今後結婚成家了才有耐心撫養小孩,這沒有什麼不可以。我想通後,就積極籌備買狗的事。

海雯的同學凱莉課後在一家寵物商店打工,認識很多養狗的人。經她介紹,一家喜歡養狗的老美,同意把她家的一隻小狗賣給我們,450美元。賣狗前主人還先到我們家考查了一下,當心她們家小狗沒找到好主人,介紹了半天她的狗是歐洲什麼家族的第幾代,還要我們簽協議保證不能拿這隻狗繁殖後代,以確保狗的純種。於是我們家又多了一個新成員,小狗取名比事多(Pistol)。夏天到維吉尼亞海邊度周末,賓館一個晚上還要多收狗的住宿費25美元。但我們全家都樂意。

愛心不是道德的全部,發展具有愛心的品德是引導孩子道德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愛心這種品德不是在某個年齡自發地、一蹴而就地形成的,相反,它是一步步緩慢發展起來的。但是,許多對道德發展至關重要的事情往往發生在人生的最初幾年。

因此,我們家長有必要為孩子創造一個充滿愛心的環境。沒有任何父母會否認對自己孩子的愛,但又有多少父母能充分展現這種愛呢?

其實,愛孩子,就意味著花較多的時間與孩子相處,了解孩子,盡量與孩子多交流、多觀察。讓孩子體會到這種高尚的愛,最直接的方法是用語言來表達,也可以用非語言的方式來表達,如微笑、愉快的麵部表情以及擁抱等。通過各種形式,傳遞出你的感情信號,讓你的孩子沐浴在愛的情感中,成長在充滿愛心的家庭,這樣一來,他就會擁有愛心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