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柏 李曉峰 毛玉明 彭啟琮
(電子科技大學成都610054)
摘要:本文介紹了電子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建設通信工程品牌專業的實踐和經驗。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推進,高校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有所淡化,而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將精品戰略理念融入專業建設、教學改革、人才培養等各個方麵的機製建設中,取得了較好效果。
關鍵詞:專業建設精品意識人才培養工程素養
進入21世紀,電子科技大學深化教學改革,加大專業建設力度,為建設國內一流高校創造基礎。2002年學校開展了教學改革大討論,並在此基礎上對學校主流的5個特色專業製定了品牌專業建設戰略。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設置的通信工程專業,就是重點建設的品牌專業之一。
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集中了學校相關專業的優勢力量,彙集了通信與電子係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電路與係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光學工程等五個國家重點學科,其本科專業——通信工程專業是學校主流方向的標誌性專業。經過40多年不斷發展,學院在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麵已逐步形成了自身鮮明的特色和優勢,成為國家重要的通信與信息技術研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和人才培養基地,獲得社會的認同,在國際、國內的同行業中具有很高的聲譽。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推進,電子科技大學各專業的學生培養任務也逐年大幅度的增長,通信工程專業的學生也達到每年300~400人。在這種形勢下,作為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院校之一,通信工程品牌專業建設如何開展,如何深化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內涵,如何培養出更高水平、更高素質的通信人才,成為通信學院本科教育的工作重點。
一、研討品牌專業建設思路,確立建設方針
根據學校建設一流高水平大學和通信學院建設高水平學院的要求,通信工程專業建設必須堅持高標準,定位於培養高素質人才,服務社會,適應技術與產業發展,滿足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對通信專業人才的需求。為此,學院組織教師、學生廣泛討論,並組織學習其他高校品牌專業建設經驗,提出了學院品牌專業建設的思路,總結起來就是三句話:樹立精品意識,進行一流的建設,取得卓越的效果。每一句話包含一係列的改革和建設。
要實現這三句話,學院從積極承擔國家教改項目、如何建設國家精品課程、如何培養全國名師和一流師資隊伍、如何深化改革和建設一流教學成果、如何完善教學環境、如何構架一流實驗體係和培養卓越工程素質、如何建設一流的學科和科研支撐、研究一流的人才培養方案和凝練鮮明特色等多方麵開展廣泛討論,製訂了學院開展通信工程專業建設的精品戰略計劃,並重點從下列幾方麵開展工作:
強化精品意識,積極承擔國家教改項目,不斷深化教學改革。
依托國家一流的重點學科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延伸和凝練專業特色。
建立以院士與國家級教學名師為首、教授和副教授為主體,高度敬業與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建立了完善的課程組體係。
確立先進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係,重點建設“3+6+3”的基礎課程,設計規劃了30餘門課程,其中多門課程建設成為了國家級、省級、校級精品課程。
建成集現代通信、計算機網絡、信號與信息處理為一體,技術先進、功能比較齊全的高水平“通信係統實驗教學基地”,開發了從原理到係統多層次的實踐體係,訓練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工程素養。
開展綜合素質培養計劃,培養具有積極進取人生態度、良好的團隊意識、鮮明的個性、廣泛的興趣等綜合性素質人才,著力打造優秀團隊。
二、高水平通信人才培養
通信工程品牌專業建設堅持高標準,定位於培養高素質人才,深入開展教學改革研究,樹立教育的精品戰略意識,以國家一流的重點學科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依托,有條件、有責任地培養出高素質的畢業生,使他們的學業水平持續地獲得業界好評與社會認可。
1.專業素質教育方麵
通信工程專業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工程性。因此,首先要設立有特色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培養複合型高素質人才。在製訂培養方案時,既應科學合理地設置課程體係,保障紮實的基礎知識,又應增設訓練學生實踐能力與工程素養的綜合課題、設計課題。同時還應擴大學生的視野,展望學科前沿,引導創新意識。主要有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