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立足特區經濟培養電子信息骨幹人才(1 / 3)

黃建軍 劉宏偉 梁鬆海

(深圳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深圳518060)

摘要:深圳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深圳大學首批專業,也是廣東省首批名牌專業。在人才培養的實踐中,立足於特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不斷優化人才培養目標、調整課程結構和加強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為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培養了一大批骨幹人才。

關鍵詞:特區經濟培養目標優化課程結構調整創新型人才

引言

深圳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於1983年在深圳大學建校時創建,所在的電子工程係是信息工程學院的前身。當時由清華大學負責組建,著名學者童詩白教授任電子工程係首任係主任。清華大學科學、嚴謹、務實的教風、學風始終貫穿於本專業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中,成為本專業學科建設的優良傳統。2001年,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被評為首批“廣東省高等學校名牌專業”。

深圳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本科人才培養對深圳市的IT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深圳已成為全國電子信息產業重地,2006年舉行的“2006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與創新(深圳)高峰論壇”上透露,目前深圳IT產業年產值占全國的比重已上升至約1/6,並成為全國重要的IT產品製造基地、出口基地、配套中心和交易中心。據悉,經過20多年的發展,深圳IT產業已經初步形成較具規模的產業體係,在計算機製造業、通信設備製造業、消費電子製造業、電子元器件製造業、軟件產業、信息服務業等IT領域,深圳在全國均占有相當份額,並居於領先位置。數據表明,僅2005年,深圳IT產業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5551.34億元,同比增長31.7%,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58.0%。深圳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文化事業的發展,迫切需要大量的高層次人才。深圳大學是深圳市唯一一所能夠培養本科以上層次人才的高校,其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本科人才培養是在適應深圳市IT產業需求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壯大的。

一、以地方經濟格局為導向,優化人才培養目標

近年來,以電子信息技術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在深圳的迅猛發展,改變了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格局,引起全國甚至是國際上的關注。人們從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IT產業發展奇跡中,看到的不僅僅是深圳未來發展的希望。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IT產業發展的速度和水平都是驚人的。深圳已經初步形成以電子信息產業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群。經過10餘年的發展,深圳市高新技術已形成計算機硬件及軟件、通信、微電子及基礎元器件、生物技術、新材料及新能源、機電一體化、激光七大產業群。其中,作為高新技術產業龍頭的電子信息產業(包括計算機硬件及軟件、通信、微電子及基礎元器件)產業群聚效應更是突出。1992~1998年,計算機硬件及軟件產品產值年均增長53.88%,通信產品產值年均增長68.26%,微電子及基礎元器件產品產值年均增長32.68%,1998年上述三類產品產值分別達到324.46億、211.04億和27.06億元。深圳已成為我國計算機開發和生產的重要基地之一,擁有計算機及相關企業1500多家。1998年,深圳市共生產高檔微型計算機45.5萬台、硬盤驅動器784萬台、硬盤磁頭5342萬台、激光拾音頭2647萬台、打印機594萬台、程控交換機905萬線,無線、綜合結入網設備450萬線。據統計,1997年深圳市主要電子信息產品產量均居全國前列:微型計算機和程控交換機分別占全國市場25%和36%,打印機、計算機硬盤、電腦顯示器等均居全國首位。以深圳為龍頭,珠江三角洲一帶已成為亞洲最大的計算機生產基地。

為了適應深圳電子技術領域快速的發展速度和對高質量人才的強烈需求。深圳大學作為特區內唯一一所具有本科培養能力的學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在人才培養的目標上進行了優化,製定了以下的培養目標:培養具備電子技術和信息係統的基礎知識,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係統的研究、設計、製造、應用和開發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培養“個人素質好、專業基礎好、業務能力強、適應能力強”,德、智、體、美全麵發展的,能夠為國家,特別是深圳現代化建設起骨幹作用的專門人才。要求學生具有以下的專業素養:

(1)素質結構要求。

思想道德素質: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具有法律意識,自覺遵紀守法;熱愛本專業,注重職業道德修養;具有誠信意識和團隊精神;願意為國家和深圳特區的發展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