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以國家預警探測係統發展為牽引推進雷達工程專業建設全麵協調發展(1 / 3)

藍江橋 舒重勝 陳誌剛

(空軍雷達學院武漢430019)

摘要:專業建設是院校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直接關係著院校辦學的水平、特色和人才培養質量。本文係統闡述了空軍雷達學院加強雷達工程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對加強品牌專業建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雷達工程品牌專業協調發展

我院是一所為空海軍雷達兵部隊和空軍電子對抗部隊培養指揮和工程技術軍官的高等軍事院校,是一所高技術兵種院校,也是我國預警探測係統唯一一所專門院校。雷達工程本科專業是我院的傳統骨幹專業,從1979年開始培養本科生。20多年來,我們堅持以信息作戰需求為牽引,緊密跟蹤預警探測裝備發展,不斷拓展專業內涵,努力保持專業建設與國家預警探測體係建設同頻共振,人才培養質量受到用人單位肯定和好評,專業建設水平上了新的台階。近年來,獲軍隊級教學成果獎5項,軍隊科技進步獎20餘項,2人被評為全軍優秀教師,2部主幹教材列入教育部“十一五”重點規劃教材選題,1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和軍隊優質課程。

一、凝練特色,做好專業建設的頂層設計

1.深入調研,積極探索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的培養規律

人才培養是專業建設的核心,人才培養質量是專業建設的生命線。為了科學確定雷達工程專業建設指導思想和人才培養目標,近年來,學院領導先後20餘次帶領工作組,到雷達部隊、雷達研究所和友鄰部隊調研訪談;先後8次召集來院學習的雷達部隊領導就人才培養問題座談,聽取部隊同誌的意見;每年堅持對應屆畢業學員進行問卷調查,還向40多個用人單位進行“畢業學員質量分析”的函調。為了積極借鑒地方大學及國外軍事院校專業建設的經驗,學院領導還專程到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十多所地方院校調研取經,利用參加學術會議和出國交流之機,考察了美國、韓國、印度、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高校和軍事院校的相關專業建設情況,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在深入分析存在問題,廣泛借鑒經驗的基礎上,製訂了雷達工程專業建設發展規劃,提出了“突出信息化,強化大預警”的專業建設指導思想和“夯實基礎,強化實踐,發展個性”的人才培養思路。

2.信息主導,拓展雷達工程專業內涵

近年來,我國預警探測係統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常規對空情報雷達信息化水平有了質的飛躍,預警探測裝備在探測機理、戰技性能、組網結構等方麵發生了顯著變化,呈現出多功能、網絡化、大係統發展趨勢,地位作用日益凸顯,一批特種預警探測裝備已經或即將形成作戰能力,既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又為雷達工程這個傳統專業賦予了新的發展內涵。為此,我們以學科專業建設為龍頭,統籌教學、科研和為部隊服務三大職能,按照“突出陸基、加強空基、跟蹤天基,麵向大預警體係”的原則,及時調整專業方向,拓展發展領域,構建了以常規防空情報雷達裝備為基礎,以氣象雷達、航管雷達為補充,以特種預警探測雷達為重點的專業方向布局,初步形成了為國家預警探測係統發展服務的專業特色,與雷達兵部隊軍官任職崗位協調一致的人才培養特色和麵向信息化戰爭的時代特色。

3.全程優化,製訂雷達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構建了雷達工程專業軍事應用型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模型,製訂了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方案和“一個核心、兩個渠道、三個階段、四個計劃”的人才培養模式。“一個核心”就是以多樣化的課程設置方案為核心,綜合課程和分科課程相結合,必修課、選修課、講座課和自修課相結合。“兩個渠道”就是實行課內教學與課外活動、理論教學與實踐鍛煉相結合。“三個階段”就是將四年學曆教育分解為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崗位教育三個階段。通識教育階段實行寬口徑培養,著重打牢學員政治、軍事和科學文化基礎;專業教育階段實行應用型人才培養,培養學員的工程素養,著重打牢專業發展基礎;崗位教育階段實行針對性教學,教學主陣地設在黃陂校區的改裝訓練係,采取基地化駐訓,將學員按雷達站建製編組,開展模擬崗位輪流任職,著重培養學員的第一崗位任職能力。“四個計劃”就是以“三到一長期(到邊疆去、到艱苦地方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長期為雷達部隊服務)”教育為主題的思想品德教育計劃,以打牢軍官崗位任職基礎為目標的軍事基礎訓練計劃和體育訓練計劃,以培養創新精神和能力、發展個性特長為核心的科研訓練計劃。

二、更新內容,構建高起點的課程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