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集成電路設計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1 / 2)

梁鬆海 朱明程 蔡良偉 黃建軍

(深圳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電子工程係深圳518067)

摘要:結合深圳市IC設計人才的需求,實際介紹了我院電子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體係設置的研究與實踐,重點探討了基於優勢學科整合的專業教學體係建設和具有鮮明的產學研結合特點的教學實踐體係的建設,以及進一步發展的展望。

關鍵詞:電子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目標課程設置

近十年來的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情況表明,信息產業和信息技術已成為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最重要的力量。依托於深圳市發達的信息產業,深圳的IC設計業經過幾年的發展,已逐步顯露鋒芒,產值連續3年居各大城市排名首位。據國家集成電路設計深圳產業化基地統計:2004年度,整個深圳市的IC設計產值近25億元,約占中國IC設計業總產值的25%。目前,深圳共有IC設計企業130家左右,從業人員5000多人,其中專業IC設計人員超過3000人。目前深圳共有計算機、程控交換機、彩電、手機廠商1600多家,這為深圳IC設計企業創造了貼近客戶市場的獨特優勢。在高端的技術領域,深圳一些設計企業已具有0.13mm的設計能力,產品應用領域涵蓋家電、消費電子、通信等各個方麵。例如,國微電子的CPU芯片已應用於國防工業領域,該公司還成功開發出數字電視應用芯片。而華為、中興、創維等公司的IC設計部門依托豐富的係統設計經驗,在中高端IC產品開發方麵也取得不小成就。作為7個國家級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之一,深圳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在2001年底獲準成立後,2002年底正式開始運作,深圳市政府將其列為重點建設項目,投入專項建設資金,建設了共性化設計服務等IC設計所需的基礎平台,可開展EDA工具技術支持、測試服務、IP交易等中介服務項目。此外,深圳還先後投資建設芯片測試平台、扶持重點芯片項目,並與香港科技園聯手,展開封裝測試和人才培養合作,這些舉措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深圳IC設計業的發展。

隨著深圳市IC設計產業的逐步成熟和軟硬件環境的逐步完善,各設計公司對IC設計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深圳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電子工程係針對IC產業的需求,從學科建設、課程實踐、產學研相結合等多個方麵對集成電路設計人才的培養進行了積極的嚐試。

一、基於優勢學科整合的專業教學體係建設

深圳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電子工程係於1983年在深圳大學建校時創建,是信息工程學院的前身。當時由清華大學負責組建,著名學者童詩白教授任電子工程係首任係主任。清華大學科學、嚴謹、務實的教風、學風始終貫穿於本係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中,成為本係專業學科建設的優良傳統。

針對IC設計人才的培養需要,我們將電子工程係的優勢學科:數字邏輯、電子線路、微機原理、計算機組織與體係結構、算法與數據結構、專用集成電路設計、FPGA設計技術、EDA技術等課程有機地結合起來,涵蓋了正向設計所必須的係統級、模塊級、電路級和EDA工具的TOPDOWN全領域,為本科生掌握數字電路的設計原理、基於硬件描述語言(HDL)的數字電路設計方法和基於FPGA的係統原型設計等主要IC設計環節,進行了係統的專業理論教學。

二、產學研相結合的實踐體係建設

電子工程係現有深圳市科技局和Motorola公司聯合投資建立的EDA技術中心、深圳大學和美國德州儀器聯合建設的DSP實驗室,這兩個專業實驗室每年均承擔了來自於深圳市IC設計公司的產學研合作項目,對IC產業和IC技術的最新進展有著較為敏銳和深刻的認識。

EDA技術中心於1995年在深圳市科技局專項經費資助下成立,是能夠既向校內專業教學科研開放,又向社會產業界開放的電子設計技術開放實驗室,是《深圳市ASIC設計群技術培訓基地》。多年來,該中心以其數字係統現場集成技術的特色服務,在國內電子產業界和應用領域產生較大影響,受到廣泛的歡迎。該中心和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等相關學科有著緊密的科研合作,中國科學院王守覺院士是學院名譽教授和本中心高級顧問。常年在中心從事項目研究和教學活動的有教授2名,副教授2名,工程師4名,本校及聯合培養的博碩士研究生10多名。目前在中心平台從事研究的研究生、本科生8名。西安交通大學3名,西北工業大學1名。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博士生2名。本中心主要特點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