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酒桌上的禮儀和學問(2 / 3)

一、西餐中的酒類服務

酒類服務通常是由服務員負責將少量酒倒入酒杯中,讓客人鑒別一下品質是否有誤。隻須把它當成一種形式,喝一小口並回答“好”。接著,侍者會來倒酒,這時,不要動手去拿酒杯,而應棲放在桌上由侍者去倒。

正確的握杯姿勢是用手指輕握杯腳。為避免手的溫度使酒溫增高,應用大拇指、中指和食指握住杯腳,小指放在杯子的底台固定。

喝酒時絕對不能吸著喝,而是傾斜酒杯,像是將酒放在舌頭上似的喝。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搖晃杯子。

此外,一飲而盡、邊喝邊透過酒杯看人、拿著酒杯邊說話邊喝酒、吃東西時喝酒、口紅印在酒杯沿上等,都是失禮的行為。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紅印,用麵巾紙擦較好。

正式的西餐宴會上,酒水是主角。酒與菜的搭配也十分嚴格。一般來講,吃西餐時,每道不同的菜肴要搭配不同的酒水,吃一道菜便要換上一種酒水。

西餐宴會所上的酒水,一共可以分為餐前酒、佐餐酒、餐後酒三種。它們各自又擁有許多具體種類。

餐前酒別名叫開胃酒。顯而易見,它是在開始正式用餐前飲用,或在吃開胃菜時與之搭配的。餐前酒有雞尾酒、香檳酒。

佐餐酒又叫餐酒。它是在正式用餐時飲用的酒水。常用的佐餐酒的為葡萄酒,而且大多數是幹葡萄酒或是半幹葡萄酒。有一條重要的講究,就是“白酒配白肉,紅酒配紅肉”。這裏所說的白肉,即魚肉、海鮮、雞肉,吃它們是需要和白葡萄酒搭配;所說的紅肉,即牛肉、羊肉、豬肉。吃這些肉的時候要用紅葡萄酒來搭配。這裏所說的白酒、紅酒都是葡萄酒。

餐後酒指的是用餐之後,用來助消化的酒水。最常見的是利口酒,又叫香酒。最有名的餐後酒,則是有“洋酒之王”的白蘭地酒。

不同的酒杯飲不同的酒水。在每位用餐者麵前桌麵上右邊餐刀的上方,會擺著三四隻酒水杯。可依次由外側向內側使用,也可以“緊跟”女主人的選擇。一般香檳杯、紅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以及水杯,是不可缺少的。

二、西餐的敬酒與幹杯

在西餐宴會幹杯時,人們隻是祝酒不勸酒,隻敬酒而不真正碰杯的。使用玻璃杯時,應飲去杯中一半酒為宜,當然,也要量力而行。

不能離開座位去敬酒。在西式宴會上,是不允許隨便走下自己的座位,越過他人之身,與相距較遠者祝酒幹杯,尤其是交叉幹杯,更不允許。

酒度適量。不管是在哪一種場合飲酒,都要有自知之明,並要好自為之,保持風度,遵守禮儀。

酒席上女性敬酒的禮儀

現代女性的社交活動越來越頻繁,如能擁有端莊的舉止、優美的儀態、高雅的氣質,將有助於女人在事業上的成功。優雅的儀態是女人展現社交魅力的製勝秘訣,儀態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也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外在表現。

如果我們把說話的語言看成是與人交往的第一座橋梁,那麼,儀態雖然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但卻無時不在影響著別人對我們的看法。我們的手勢、身體的各種姿勢、麵部表情都能傳達我們的內心和我們的素養。

初入社會,避免不了在工作中的一些應酬活動,陪領導、陪客戶吃飯等,每到這時總覺得自己很尷尬,不知道如何應付才好。身為一個女人,怎麼才能做到得體的敬酒、勸酒呢?

首先,現在社會,酒越來越屬於女人,現代的女人很懂酒,現代的女人也更愛酒!酒在男人的眼裏,是自身與他人膽量的試金石,而在女人這裏,它是生活的調味品,它是一種接近潮流時尚的方法。

其次不同的女人在勸酒的時候,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從說話技巧,外部力量,團隊力量等來加以實現女人勸酒攻無不克的千古美談!

男人去勸酒往往自己先一飲而盡了再說,而女人去勸酒卻多用一個眼神一個淺笑外加言語來讓喝酒的那個男人覺得很有麵子。男人在女人麵前,如果喝醉了也說沒醉,而女人在男人麵前,不作任何言語,臉上堆盡桃花,換上奶茶果汁,誰也不會和女人計較啊。

無論會不會喝酒的女人,都要去勸酒。會喝酒的女人分兩種,一種老實型的,能喝什麼就喝什麼;一種是隱藏型的,一般上來先不喝酒的,往往先喝點果汁,飲料什麼的,嘴裏還說自己不會喝。遇見這種高手,咱們男的可要注意啊,往往酒後狼狽就是她們造成的。

在敬酒的時候,女人的策略往往通過說話技巧反映的淋漓盡致!比如,她說:“我給你倒杯酒,你要喝的,不喝就是嫌我醜。”再如,她說:“我是不會喝酒的,今天看到你高興,我也喝酒了,你說我都喝酒了,你應該喝幾杯啊?”厲害哦,這句話可大有學問哦,回答得不好,完了,你就準備多喝幾杯吧!

女人有很強的駕馭外部力量的能力。比如,有誰不喝酒,她就說:“這點麵子都不給,就喝一杯?你看大家都看著我們,我下不了台了!”誰能抵擋這種要求啊,保護女人是男人應該的責任啊!

還有,比如她來敬酒,拿著飲料,你可千萬不要點穿,一點穿,後果嚴重啊。她就會對某某領導說,你看這家夥還和女人斤斤計較,某某領導你說應該不應該先罰酒!某某領導一定會站在她的那邊,說應該的應該的。

最後我想說,女人抵禦勸酒也有自己一套保身法則,所以男的盡量不要去勸酒!女人喝酒講究個矜持,也有尺有度的,基本上你把好話說盡了,她不喝就是不喝,所以為了以後不要不開心,就滿足這個小小的“無理”要求。一是,以後說不定她可以放過你,二是酒桌上的女人誰敢得罪啊!請記住女人要麼不喝酒,要喝酒的女人酒量多數都很大的,並且女人在酒桌上都是抱成團的。

經典拒酒詞

酒桌這個交際場所,是挺考驗人的。你不能喝酒,最好學會拒酒;你不能酒量讓新友們痛快,那就憑三寸不爛之舌讓大夥兒開心。這樣,你既不傷自己的身體,又不讓勸酒者掃興。下麵就為大家介紹幾條“拒酒詞”。

一、隻要感情好,能喝多少,喝多少

你可以展開說:“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也難成全一個愛情。隻有感情不夠,才用玫瑰來湊。因此,隻要感情好,能喝多少,喝多少。我不希望我們的感情摻合那麼多水分。我雖然喝了一點兒,但這一點兒是一滴濃濃的情。點點滴滴都是情嘛!”

二、隻要感情到了位,不喝也陶醉

你試試這樣說:“跟你不喜歡的人在一起喝酒,是一種苦痛;跟你喜歡的人在一起喝酒,是一種感動。我們走到一塊,說明我們感情到了位。隻要感情到了位,不喝也陶醉。”

三、隻要感情有,喝什麼都是酒

你如果確實不能沾酒,就不妨說服對方,以飲料或茶水代酒。你問他:“我倆有沒有感情?”他會答:“有!”你順勢說:“隻要感情有,喝什麼都是酒。感情是什麼?感情就是理解,理解萬歲!”你然後以茶代酒,表示一下。

四、感情淺,哪怕喝大碗;感情深,哪怕舔一舔

酒桌上,千言萬語,無非歸結一個字“喝”。如:“感情深,一口吞;感情淺,舔一舔。”勸酒者把喝酒的多少與人的感情的深淺扯到一塊。你可以駁倒它們的聯係:“如果感情的深淺與喝酒的多少成正比,我們這麼深的感情,一杯酒不足以體現。我們應該跳進酒缸裏,因為我們多年交情,情深似海。其實,感情淺,哪怕喝大碗;感情深,哪怕舔一舔。”

五、為了不傷感情,我一定喝;為了不傷身體,我少喝一點

他勸你:“喝!感情鐵,喝出血!寧傷身體,不傷感情;寧把腸胃喝個洞,也不讓感情裂個縫!”這是不理性的表現,你可以這樣回答:“我們要理性消費,理性喝酒。‘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在夢裏有你伴隨’,我是身體和感情都不願傷害的人。沒有身體,就不能體現感情;沒有感情,就是行屍走肉!為了不傷感情,我一定喝;為了不傷身體,我少喝一點兒。”

六、在這開心一刻,讓我們來做選擇題吧!

我們思路打開一些,拒酒的辦法就來了。他要借酒表達對你的情和意,你便說:“開心一刻是可以做選擇題的。表達情和意,可以:A。擁抱,B。拉手,C。喝酒,任先選一項。我敬你,就讓你選;你敬我,應該讓我選。現在,我選擇A。擁抱,好嗎?”

七、君子動口,不動手

他要你幹杯,你可以巧設“二難”,請君入甕。你問他:“你是願意當君子還是願意當小人?請你先回答這個問題。”他如果說“願意當君子”,你便說“君子之交,淡如水”,以茶水代酒,或者說“君子動口,不動手,你動口喝”,請他喝;他如果說“願意當小人”,你便說“我不跟小人喝酒”,然後笑著坐下,他也無可奈何。

總之,拒酒詞、拒酒的辦法還有很多,要隨機應變,“兵來將擋”。酒文化中既有勸酒詞,也有拒酒詞,你沒有酒量,憑著你的機智和口才也可以在交際場上應對自如,遊刃有餘。

成功勸酒有學問

“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萬水千山總是情,給點麵子行不行。”如此勸酒詞聽起來倒也合轍押韻,但細一琢磨,總有咄咄逼人的感覺。假設對方真不給麵子,雙方都比較尷尬。其實,勸酒也是一門學問,勸得巧才能喝得好。

一、真誠地讚美對方

人對於讚美的抵抗力往往是最微弱的,特別是在酒桌上,熱鬧的氣氛使人的虛榮心很容易膨脹,而虛榮心一膨脹人就免不了要有一些超出常規的“豪壯之舉”。另外,在酒桌上讚美對方的酒量或學習成績、工作成績,如果對方仍堅持不喝,就會牽涉到麵子問題,酒桌上眾人的眼光會給他造成一種無形的壓力:既然你能喝,既然事業這麼得意,連杯酒都不願喝,是瞧不起我們嗎?這種壓力是對方很容易感覺到的,因而他即使是迫於壓力也得拿起酒杯。假設同事小張考上了研究生,在單位為他舉行的歡送會上,你作為領導,可以這樣勸酒:“功夫不負有心人,汗水澆灌出了豐碩的成果。我代表各位同事祝你學業有成,來,讓我們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得到領導的讚美與鼓勵,心情極佳的小張沒有不喝之理。

勸對方喝酒,首先抓住他的優點,以讚美、崇拜的語言來敬酒。每個人都喜歡聽美言,這樣不僅可以成功勸酒,還能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增進雙方的感情。

二、強調場合的特殊意義

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即使有些人從不喝酒,但在一些特殊的喜慶場合就喜歡多喝幾杯,一方麵是心裏高興,一方麵也是場合的特殊性使然。因此,勸酒者在勸酒時不妨多強調場合的重要性、特殊性,指出它對於對方的價值與意義,這樣既能激發對方的喜悅感、幸福感、榮譽感,又使他礙於特定的場合而不得不愉快地飲酒。

例如,在同學聚會上,一位很久沒見的老同學不喝酒,於是就有人勸他說:“今天是我們2000級畢業生的第一次大聚,下次再聚真不知到什麼時候。我知道你向來滴酒不沾,但是今天這杯酒,如果你認為不該喝,同學們也都同意,我毫無怨言……”還沒等到他把話說完,那位老同學站起來,拿著酒杯說:“雖然我從不喝酒,但今天是個意義非凡的日子,為了我們的友誼天長地久,這杯酒我一幹而盡。”

可見,強調場合特殊意義的勸酒方法十分見效,因為沒有誰願意在這種場合給大家留下不合群的壞印象。

三、用反語激將對方

俗話說:“樹怕剝皮,人怕激氣。”激勵他人是針對人人都有一種保護個人自尊心的心理,抓住對方的過失、弱點或者某種利害關係,給予挫傷其自尊心的刺激。孟子曾說:“一怒而天下定。”這怒因刺激而起,勇氣即從膽中而生。許多事業可以憑借這一激而成創舉。在酒桌上也是如此。如果你能恰到好處地使用激將法刺激對方的自尊心,使其認識到不喝這杯酒將會丟失臉麵,那麼對方就會豁出去,逞一回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