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清乾隆年間編篡的《四庫全書》中看到,不但錄有邵雍的主要著作,還可以看到大量引用他學術思想或語錄的著作。邵雍的學術思想能貫穿於經、史、子、集,是北宋五子中其他四子所不可同年而語的。

在經部易類,邵伯溫《易學辨惑》介紹了邵雍之學的源流,朱震的《漢上易傳卦圖》列出了邵雍的《先天圖》(稱《伏羲八卦圖》),《易學啟蒙》引用邵雍的《先天圖》(更名作《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圖),又引用邵雍《觀物外篇》語錄多達27條,《周易本義》卷首列出了《先天圖》。此後於經部易類的134部著作中有55部都引用邵雍的《先天圖》或語錄。

如果把“存目”之書和後來《續修四庫全書》統計在內,引用邵雍《先天圖》和語錄的易類著作則超過百部。在經部五經總義類,有楊甲《六經圖》六卷,卷一列《先天圖》及諸多衍圖。

在史部,宋代胡宏的《皇王大紀》於堯後則采用《皇極經世》紀年,元代察罕的《帝王紀年纂要》亦采用《皇極經世》紀年,明代陳繼儒則著《邵康節外紀》。宋代王稱《東都事略》、清代孫奇逢《中州人物考》及萬斯同《儒林宗派》,則有邵雍傳記或言行事跡。在子部儒家類,宋代黃震《黃氏日鈔》記邵雍言行,宋代熊節編《性理群書句解》卷一有“康節傳道支派圖”與“康節先生遺象讚”,卷十列《先天圖》及《皇極經世》書;明代張九韶撰《理學類編》,八卷皆引用邵雍語錄;明胡廣奉敕撰《性理大全書》七十卷,中有邵雍《皇極經世》七卷,朱熹《易學啟蒙》四卷;清康熙《禦纂性理精義》,卷三《皇極經世書》,卷四至卷六《易學啟蒙》。在子部術數類,錄有邵雍《皇極經世書》十二卷、張行成《皇極經世索隱》二卷、《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易通變》四十卷、祝泌《觀物篇解五卷》、《皇極經世起數訣》一卷、王植《皇極經世書解》十四卷。王湜《易學》、鮑寧《天原發微·各類圖》、張理《易象圖說》皆列有《先天圖》或其衍圖。存目書尚有宋代鍾過撰《皇極經世書類要》九卷、不著撰人名氏《皇極經世節要》、明代朱隱老撰《皇極經世書說》十八卷、黃畿撰《皇極經世書傳》八卷、楊向春撰《皇極經世心易發微》八卷、清代徐文靖撰《皇極經世考》三卷、不著撰人名氏《邵子加一倍法》一卷、元代吳正撰《皇極大定動數得一論》一卷、不著撰人名氏《皇極數》三卷、不著撰人名氏《皇極生成鬼經數》一卷、題宋邵子撰《康節內秘影》一卷。在子部雜家類,宋代王應麟撰《困學紀聞》和明末顧炎武《日知錄》均記邵雍言行;清代王懋竑《白田雜著》議論邵雍之學。在子部類書類,宋代唐仲友《帝王經世圖譜》采邵雍河圖洛書說;祝穆《古今事文類聚》采錄邵雍多首詩文;明代顧起元《說略》於“時序”敘《皇極經世》元會運世為章蔀紀元四法;章潢《圖書編》采《先天圖》及諸多衍圖。在子部道家類,有俞琰《易外別傳》,以邵子《先天圖》闡明丹家之旨。在集部別集類,錄有邵雍《擊壤集》二十卷。南宋魏了翁《鶴山集》有“先天圖亭亭當當,愈玩愈有意味、吾鄉觀物先生張行成文饒頗得易數之詳”等議論;明代張宇初《峴泉集》卷一有“先天圖論”;楊慎《升庵集》卷四十一列“希夷易圖”(《先天圖》);歸有光《震川集》卷一“易圖論”論及《先天圖》。

有趣的是,四庫館臣一麵說邵雍之學是“洵粹然儒者之言”,一麵卻將《皇極經世書》列入子部術數類。而在經部易經類的《禦纂周易折中》裏卻有大量的《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語錄,甚至《皇極經世》的主要內容也出現在《禦纂性理精義》中。就一幅《先天圖》來說,經部裏有,子部裏有,集部裏還有。儒家類裏有,術數類裏有,道家類裏還有。邵雍《皇極經世》中以元經會、以會經運、以運經世的甲子紀年表,則出現在史部裏。可見,邵雍的學問貫穿於整個《四庫全書》。把《皇極經世書》歸入子部術數類,隻是四庫館臣有見於後來張行成、祝泌、黃畿、王植為元會運世配卦而采取的權宜之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