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厲之時,奚祿山壞。天賜玉玦於羿,遂以殘其身,以此為福而禍。禦覽八百五。

召人以環,絕人以玦。書鈔一百二十八、禦覽六百九十二。

胡非子佚文]胡非子修墨以教。有屈將子好勇,聞墨者非鬥,帶劍危冠往見胡非子,劫而問之曰:“將聞先生非鬥,而將好勇,有說則可,無說則死。”太平禦覽四百九十六下雲“胡非子為言五勇,屈將子悅服。”蓋約引,意林引無此段。禦覽四百三十七引無首句,作“屈將子好勇,見胡非,刻而問曰:聞先生非鬥士而好勇。”下二句同。“刻”即“劫”之訛。禦覽“而”下無“將”字,馬本依繹史引補。胡非子曰:“吾聞勇有五等。

夫意林無此七字。負長劍,赴榛薄,析禦覽作為“折”,文]選注同。兕豹,搏熊羆,此禦覽無此字,下並同。獵徒之勇也;負長劍,赴深泉,文]選注引作“淵”,此唐人避諱改。斬禦覽作“折”,文]選注同。蛟龍,搏黿鼉,此漁人之勇也;登高陟危,禦覽作“登高危之上。”鵠禦覽作“鶴”。立四望,顏色不變,此陶缶之勇也;“缶”,禦覽作“匠”。案:說苑善說篇“林既對齊景公雲:夫登高臨危,而目不眴,而足不陵者,此工匠之勇悍也。”以彼校此,則禦覽是也。剽必刺,視必殺,禦覽作“若迕視必殺。”此五刑之勇也。昔齊桓公以魯為南境,魯公憂之,三日不食。禦覽作“昔齊桓公伐魯”,無魯公二句。

曹劌聞之,觸齊軍,見桓公曰:“臣聞君辱臣死,君退師則可,不退,則臣請擊頸以血濺君矣。”意林作“曹沬請擊頸以血濺桓公。”無“聞之”以下二十四字,禦覽引有之,而無“請擊頸”三字,馬互參校補。桓意林無“桓”字。公懼,不知所措,禦覽無此句。管仲乃勸禦覽作“曰許。”與之盟而退。意林無“而退”二字。夫曹劌,匹夫徒步之士,布衣柔履之人也,“柔”,疑當為“枲”,形近而訛。唯無怒,一怒而劫萬乘之師,存千乘之國。此謂君子之勇,勇之貴者也。太平禦覽別引雲“夫曹劌疋夫,一怒而卻齊侯之師,此君子之勇”,意林引作“夫曹沬,匹夫之士,布衣柔履之人,一怒卻萬乘之師,千乘之國,此君子之勇也。”晏嬰疋夫,一怒而沮崔子之亂,亦君子之勇也。五勇不同,公子將何處?”屈將悅,稱善。

乃解長劍,釋]危冠,而請為弟子焉。太平禦覽四百三十七。

意林一引無“晏嬰”以下四十五字。文]選王子淵聖主得賢臣頌,李注引“負長劍,赴榛薄,折兕豹,赴深淵,斷蛟龍”五句。

善為吏者樹其德。北堂書鈔七十七。

目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見其眥。藝文]類聚十七。

一人曰:“吾弓良,無所用矢。”一人曰:“吾矢善,無所用弓。”羿聞之曰:“非弓,何以往矢?非矢,何以中的?”令合弓矢而教之射。禦覽三百四十七。

田俅子佚文]黃帝時稽瑞有“常”字。有草生於帝稽瑞無此字。庭階。若佞臣入朝,則草稽瑞有“屈而”二字指之。名曰“屈軼”。稽瑞下有“草”字。是以佞人不敢進也。文]選王元長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李注、稽瑞。

少皞生於稚華之渚,渚一旦化為山澤,鬱鬱蔥蔥焉。太平禦覽八百七十二。

少昊氏都於曲阜,鞬鞮毛人獻其羽裘。禦覽六百九十。

少昊之時,赤燕一雙,禦覽作“白鷰一銜羽。”而飛集少昊氏之戶,遺其丹書。藝文]類聚九十九、禦覽九百二十二。

堯為天子,蓂莢生於庭,為帝成曆也。文]選張平子東京賦注,又張景陽七命注,又王元長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注,又陸佐公新刻漏銘注。

昔帝堯之為天下平也,出庖廚,為帝去惡。稽瑞“萐蒲”

注引“平也”二字有誤。

堯時有獬廌,緝其毛為帝帳。白孔六帖九十八。禦覽八百九十引“有”作“獲”,“毛”作“尾”,“為”上有“以”字。

稽瑞“獬豸”注引,雲“堯時獲之,緝其皮以為帳。”

渠搜之人服夏禹德,獻其珍裘,毛出五彩,光曜五色。

禦覽六百九十四。

商湯為天子,都於亳,有神手牽白狼,口銜金鉤,而入湯庭。類聚九十九。

殷湯為天子,白狐九尾。稽瑞。

周武王時,倉庭國獻文]章騶。稽瑞“文]犀駭雞”注引。

“章騶”疑當作“犀駭”,末又脫“雞”字。

纏子佚文]纏子修墨氏之業,以教於世。儒有董無心者,其言修而謬,其行篤而庸。言謬則難通,行庸則無主。欲事纏子,纏子曰:“文]言華世,不中利民,傾危繳繞之辭者,並不為墨子所修。勸善兼愛,則墨子重之。”意林一。

纏子曰:“墨家佑鬼神。秦穆有明德,上帝賜之九十年。”論衡福虛篇。案:秦穆公事見本書明鬼篇。“秦”,今本訛“鄭”,當據此校正。“九十”當作“十九”,本書不誤。

桀為天下,酒濁而殺廚人。紂王天下,熊蹯不熟而殺庖人。太平禦覽九百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