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關新村位於北京市平穀區金海湖鎮,距平穀新城32公裏。從平穀新城坐上9路車顛簸了近一個小時後,遠遠地見到了這片位於山穀開闊地的別墅區。這裏確實漂亮,一水兒的兩層小樓,小樓黑色的屋頂為傳統的中式建築起脊掛瓦結構,中間嵌著幾大塊灰黑色的太陽能板。整個太陽能係統與屋頂合為一體,絲毫不影響建築的美觀。青黛色的牆麵上青色的牆磚塊塊整齊,而每幢小樓前整齊的一米多高的白色欄杆更是標準的城市別墅設計風格,在兩側大山環抱中,這樣漂亮的一片別墅群,簡直就是每個都市人的夢想。
2005年9月底,將軍關新村村民住上了這個全國能已經過國家級檢測驗收達到國家標準。整個新村還采用智能化小型生活汙水處理係統,經高效集成式生物處理後的汙水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另外,新村全部實現了寬帶入戶,還建設了垃圾焚燒爐和化糞池等,廁所實現了全部水衝的大變革,全村居住環境得到了進一步優化。
將軍關新村太陽能新民居最突出的特點是大規模采用了主被動式太陽能供暖技術,工作原理是將光能轉變為熱能。該係統由太陽/電輔助熱水係統、薪柴(煤)保障係統及低溫熱水地板輻射采暖係統構成,綜合係統保證建築室內溫度。在村民王鐵軍家我們看到,太陽能供暖的主要結構為房上放太陽能主板,地下放一個高約15米,直徑約80厘米的不鏽鋼儲能罐,中間由遍布牆體、房上、地下的散熱管聯通。白天,太陽加熱牆麵和屋頂,通過遍布在牆體和地板的管道循環水進行儲熱。晚上,儲備的熱量通過地板、牆體散發到整個空氣中,對整個房間進行散熱。天氣不好時,係統還可自動或手動啟動輔助電加熱,向建築提供生活熱水。而連續陰天、有特殊需求的情況下或供暖熱負荷高值期,薪柴(煤)保障係統還可以保障建築供暖。
據了解,新村是由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和城鎮規劃設計院全麵規劃設計,總占地麵積195畝,建築麵積36155平方米,公用建築麵積2560平方米,戶均占地034畝。建築密度17%,綠化率46%,預計入住戶數210戶。建築類型全部為二層別墅。目前建成的將軍關新村一期占地95畝,共有44棟86戶兩層別墅式建築,7種戶型。
而作為吸引城裏人來此旅遊的旅遊景點,新村目前僅有明代石長城遺址一處,村裏籌資修建的人工湖以及植樹綠化工程正在實施,而淘金行道觀賞工程則尚未動工,旅遊配套設施建設的效益在今後幾年才能體現出來。因此,目前農家樂的生意還不能盡如人意。
2005年冬天,王鐵軍家屋裏的溫度一直都能保持在18℃左右,這可是過去燒土坑時不能想象的。不過,在寒冷的冬季,也就是太陽能供熱係統設計的供暖熱負荷高值期,隻靠太陽能無法達到供暖要求,還必須燒煤和薪柴來保障。而為了經營農家樂,達到室溫在18℃左右,他家的煤和電沒少用了。一冬燒下來,錢花得不少:電費每月要100多元,一冬燒了兩噸煤也花了1500多元,這一冬天下來除了貸款倒欠了一堆債,心裏急啊!他說,現在開春了,等到四月份桃花節到了,客人多起來可能收入能增加點還好,如果還不成就得琢磨著到什麼地方打點工去了。
據了解,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2004年年初,由北京市平穀區政府作出決定,對將軍關、玻璃台、掛甲峪和南宅村四村的農民住房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和改造,使之具備“自己居住、服務旅遊”的雙重職能。平穀區的設想是,未來平穀的旅遊業將以建設新農村、新民居為切入點,對現有村落和農民住房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和改造,將其建成基礎設施完善、具備現代生活條件、功能較為齊全、以旅遊接待為主的服務型農村,通過示範帶動作用探索農村民居的改造模式。這樣的設想出發點是好的,初衷更是為了農民的切身利益考慮。而合理地利用新能源和建造節能性建築,建造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更是我們應該提倡和大力發揚的。但通過實地采訪後我們發現,已經住進將軍關新村新民居的一部分農民,存在著新的困難和憂慮,這不能不使人感到遺憾,也確實值得人們深思。
九、江蘇省高淳縣武家嘴村
“產業帶動型”新農村是指以特色產業為龍頭,推動產業布局調整,帶動其他產業發展,以使農村經濟獲得提升的模式。在南京,高淳縣武家嘴村是該模式的典型代表。
武家嘴村是南京市最小、最偏遠的一個村莊,人均不到3分地,曾經窮得叮當響。然而,20世紀80年代開始,武家嘴人利用漁船搞黃沙運輸,後來發展到集裝箱運輸,逐步實現了造船工廠化、經營公司化、產業集團化,使該村經濟呈倍速增長,已連續多年成為南京市的首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