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不同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先進典型(4)(3 / 3)

新選舉村民代表,定期召開村民代表會。協調領導小組成立後,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有關規定,由全村村民推選出33名代表組成村民代表會。協調領導小組提出的方案全部要經過村民代表會討論通過才能付諸實施,重大事項還要召開村民大會。在堅持民主決策的同時,村裏還成立了7個由村民代表組成的民主管理小組,參與日常管理工作,充分體現了村民決策管理的主體地位。建立符合趙莊實際的村民自治章程和一係列村規民約。實施村民自治、推進民主管理歸根結底要靠農民自己。在縣民政部門的幫助下,趙莊村廣泛宣傳貫徹《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多次召開村民代表會和黨員幹部會,使全村幹部群眾充分認識到實行自我管理、搞好建章立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幾年來,村裏先後製定出台了《趙莊村村民自治章程》、《趙莊村建設規劃實施方案》、《村莊改造中建設用地管理辦法》、《趙莊村中心大道綠化管理公約》、《趙莊村村民公約》等一係列村規民約,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發展、人人參與的民主管理機製和良好氛圍。而今在趙莊,遵紀守法、遵規守約,講文明、樹新風,已成為村民們的自覺行為。

2.啟示。

探究趙莊新農村建設實踐的內涵,可以概括為“兩個人物、兩條主線、一根紐帶”。“兩個人物”即趙世來和謝朝卿,趙世來是資本的代表,謝朝卿是有效組織農民、實施村民自治的牽頭人。“兩條主線”是資本運作和民主管理。民營資本進入,解決了村莊發展的資金需求,同時輸入工業化理念,改變了傳統的農業經營方式,引領了農業現代化方向。民主管理使農民的主體地位得以完全體現,保證了農民群眾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監督權,促進了趙莊村務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一根紐帶”就是鄉土情結。趙世來是土生土長的趙莊人,對家鄉有深厚的感情,謝朝卿曾任劉府鎮黨委書記,趙莊人對他們容易接受,易於溝通交流。鄉土情結的紐帶把趙莊人和趙世來、謝朝卿緊緊纏繞在一起,共同推進新趙莊的建設和發展。

趙莊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個典型,其發展實踐給我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啟示:

重視民間資本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帶動作用。新農村建設的主體雖然是廣大農民群眾,但僅靠農民群眾自身力量是不夠的,必須發揮各方麵的積極性,引導各方麵力量共同參與,特別是要重視民間資本的帶動作用。民間資本進入,不僅為新農村建設帶來資金、技術,而且引入新的經營和管理理念,帶領農民群眾走工業化、產業化和特色農業發展之路,加速推進農村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

切實抓好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新農村建設的根本在發展經濟,活力在民主政治建設。隻有充分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實施民主管理、村民自治,保障農民在鄉村建設中的說話權、決策權,才能激發和保護農民的積極性,為新農村建設增添不竭的活力。

引導農民企業家回鄉創業。絕大多數農民企業家具有深厚的鄉土情結,與家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他們返鄉創業更容易為群眾接受和認同。要從政策、資金等方麵給予支持,運用市場手段引導他們投身家鄉的新農村建設。鳳陽縣最近大力推廣趙莊經驗,引導鼓勵民企老板返鄉領建新農村,首批組織的35名企業家與30個村已建立了對接關係,並對領建新農村的民營企業家“政治上給榮譽,政策上給支持,稅費上給優惠”,實現企業和新農村建設共同發展的目標。

加快農村經營機製和體製創新。新農村建設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照抄,各地的具體情況千差萬別,要緊密結合本地實際,按照中央的總體要求,加快投入多元化、規模經營、民主管理等方麵的機製創新,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農村建設道路。

二、江西省信豐縣

2004年9月,地處江西南部的革命老區贛州市,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創造性地貫徹中央精神,率先在全國作出了《關於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決定》,並製定了《贛州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綱要》,啟動了以“建設新村鎮、發展新產業、培育新農民、組建新經濟組織、塑造新風貌、創建好班子”為主要內容的新農村建設,提前一年多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曆史命題。在近兩年的摸索實踐中,贛州堅持以“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改水、改路、改廁)為突破口,先抓好規劃,再抓“三清三改”,繼而抓發展產業、培訓農民、新經濟組織組建、新風貌塑造、好班子建設,層層遞進,逐步縱深整體推進,並堅持以點帶麵,點、線、麵結合,充分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創造性地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