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要從具體事抓起。農村麵廣、量大,鎮與鎮、村與村之間差異較大,開展新農村環境建設側重點和切入點不同,但工作目標相同,都是讓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工作中,要堅持從具體事情抓起,從辦好每一件實事做起。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地辦,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地解決,讓群眾從中得到真正實惠。
再次,要動員和發動群眾參與。要以“全民齊動員、共建新家園”為目標,廣泛動員群眾參與新農村建設,調動其積極性。有些村群眾暫時不認可,可以通過典型引路、宣傳教育逐步引導,不要搞強迫命令。要鼓勵基層幹部大膽創新,開拓進取,充分展示、尊重群眾智慧和意願,在各級黨委、政府正確引導下,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不斷把新農村建設引向深入。
三、要把群眾性創建活動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
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既是群眾移風易俗、改造社會的創造,又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實踐證明,“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美在農家”創評、“平安村鎮”創建、“十星級文明戶”、“文明信用戶”評選等群眾性創建活動,深受群眾歡迎,對推進農村文明進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新形勢下,創建活動隻能加強,不能削弱。要繼續深入紮實地開展群眾性創建活動,堅持在提高群眾參與性、增強工作實效和活動影響力上下功夫,創新內容、創新形式,使創建活動始終常創常新。要重視深化細胞工程,抓好家庭文明創建,以“講文明、樹新風”為主題,深入開展文明戶評比。選樹一大批“講文明、樹新風”文明戶典型,推動創建工作深入開展。要在家庭成員中開展好“好媳婦、好婆婆、好丈夫、好妻子、好小姑、好妯娌、好家長、好孩子、好鄰居、好職工”等“十好”成員評選,調動每個家庭成員參與文明建設的積極性。要加強城鄉共建設工作,廣泛開展文明單位進村鎮、幫扶後進村、強村帶弱村、軍民共建等活動,實現城鄉精神文明創建雙贏。
四、要把農村文化陣地建設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
文化陣地建設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性工作。當前,農村文化陣地建設投入不足,文化陣地不能正常發揮作用是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要充分認識文化陣地建設的重要性,從滿足群眾求知、求樂、求美等需求出發,加大對文化陣地建設的投入,建設一批實用性強、利用率高、教育作用大、群眾需要的文化陣地。要建立健全相關管理製度,用足用好活動陣地,使文化陣地發揮最大作用。要大力扶持農村文化團體,加強對農村莊戶劇團、婦女健身隊伍等群眾文化團體的管理和指導,弘揚民間傳統藝術,組織群眾開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宣傳農村新事、新人、新氣象,打造群眾身邊的文明宣傳隊和道德宣傳隊,促進農村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五、要把為民服務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目標
農民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主體,是直接參與者和受益者。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要始終堅持“為農民服務、靠農民參與、讓農民滿意”。在工作指導思想上,要一切從群眾需要出發,廣泛聽取和尊重群眾的意見和呼聲,把為群眾謀利益放在第一位;工作方法上,要充分發揮群眾的聰明才智,調動群眾的積極性,把群眾參與作為創建的第一動力;在檢驗工作成效上,要把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作為第一標準。要為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讓他們從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和好處。在工作中,一定要在“實”字上下功夫、做文章,一定要從群眾的實際需要出發,防止隻發號召,不出實招,隻有要求,沒有措施,隻做聲勢,不做實事。要通過規劃實施“為民辦實事”工程,切實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貫徹到精神文明建設的具體實踐中,讓農民實實在在地享受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