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書法繪畫1(3 / 3)

哭笑不得

朱耷即使裝聾作啞,也沒有躲過清王朝的耳目。有一個臨川縣令叫胡亦堂,說請他去做客,反而把他軟禁了一年多。不料,朱耷又是裝瘋,又是仰天大笑,整日痛哭,毀書撕衣,才又回到寺院。

由於性格倔強,加上精神壓抑,他出入市井城鎮,一會兒狂笑,一會兒痛哭,還會高聲歌唱,一天之內,癲態百出。為了傾吐心中的悲憤之情,他常常借詩文書畫發泄內心的痛苦,創作出了飽含血與淚的詩與書畫。 他的繪畫作品大多借物抒情,用象征的手法表達寓意,將物象擬人化,寄托自己的感情。畫中的一些魚、鳥,經常被他畫成“白眼向人”樣子。落款“八大山人”連寫為“哭之笑之”,也就是“哭笑不得”的意思。

不同凡響的《孔雀圖》

《孔雀圖》是朱耷最典型,也是最讓人們疑惑不解的一幅畫作。畫麵上是一塊殘破的石壁,石壁的角落中有牡丹和竹葉,石壁下有一塊石頭,石頭上站著兩隻醜陋的禿毛孔雀。這兩隻孔雀奇醜無比,尾巴上隻有三根雀翎。畫麵上題詩一首:“孔雀名花雨竹屏,竹梢強半墨生成。如何了得論三耳,恰是逢春坐二更。” 原來,畫裏的孔雀是隱喻奴才。清代官員中,頂戴“三眼花翎”者是高等級官員,“花翎”是皇帝賞賜的。孔雀尾巴上隻有“三眼花翎”,是用來影射那些逢迎溜須的高官,說他們是奴才。“坐二更”,更是直截了當諷刺奴才的。畫這幅畫的時候,朱耷已經65歲了,距明朝滅亡已快50年了。也就是說,在朱耷的內心,並沒有接納清朝政府,仍保有崇高的民族氣節,而且對媚俗的奴才們嗤之以鼻。

妙妙果味派

《孤禽圖》

朱耷一生顛沛流離,可他始終堅持自己的繪畫創作,並且取得了極大的成就,也是近300多年來我國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他能純熟地控製水墨效果,既淋漓瀟灑,又渾圓厚樸,對後世花鳥畫影響極大。《孤禽圖》的整幅畫隻在畫的中下方,繪了一隻水禽,鳥的眼睛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一副白眼向天的神情。禽鳥一隻腳立地,一隻腳懸著,好像受了欺負又不屈的樣子。這幅畫流露出朱耷憤世嫉俗的心情,堪稱精品之作。

24-25 斷為兩截的名畫

大多數畫作都是一幅完整的作品,可就有這樣一幅畫,斷成了兩截,不過即便如此,也絲毫沒有影響它成為曠世名畫。這幅畫就是有名的《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是元朝大畫家黃公望的作品,花費了好多年才完成。畫中的峰巒曠野、叢林村舍、漁舟小橋,都生動地展現了江南的秀美風光。畫作布局疏密有致,變幻無窮,以清潤的筆墨、簡遠的意境,把浩渺連綿的江南山水表現得淋漓盡致,達到了“山川渾厚,草木華滋”的境界。

一個收藏家的臨終遺言

然而,這樣一幅名畫,也有多難的命運。清朝初年,在江南的一個富庶人家,床上躺著一位即將離開人世的老者。老者叫吳洪裕,是位著名的收藏家。隻見他喘息了一會兒,睜開眼睛,注視著床前的侄子,微微說道:“快把我的兩件寶貝拿過來。”

他的侄子叫吳靜庵,而他的兩件寶貝一件是隋初傑出的書法家智永和尚的書法真跡《真草千字文》,另一件就是《富春山居圖》。吳靜庵把兩件寶貝捧到叔叔的床前,隻聽吳洪裕掙紮著說:“給我燒了它。”侄子吳靜庵聽了,一下子懵了,竭力地勸說叔叔:“這可是稀世珍寶呀。”

珍寶死裏逃生

原來,吳洪裕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覺得這樣的珍寶,必須陪伴自己。就算自己到了陰曹地府,也能獲得這些珍品帶給自己的快樂。

怎麼辦呢?吳靜庵悲痛難忍,流著淚隻好先把《真草千字文》投入火中,這樣一幅絕世真品頃刻就化為了灰燼。緊接著,叔叔又在催促他燒第二件。無奈,侄子又把《富春山居圖》投入火中,正在這時,他發現叔叔已經斷了氣。於是,吳靜庵急忙從火中把這幅名畫搶了出來,可惜的是,原本一尺多高、兩丈多長的長卷巨畫,中間一段已經被燒毀了。

經過這場變故,《富春山居圖》就斷成了兩段,較長的一段現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而較短的一段現藏在浙江博物館,為該館的“鎮館之寶”。

真假畫卷

其實,除了吳洪裕收藏的《富春山居圖》外,還有另一幅《富春山居圖》流傳在世。說到這幅圖,就不能不提到明代著名書畫家沈周。明成化年間,《富春山居圖》傳到沈周手裏。得到這件寶貝的沈周,高興得不得了,一有時間就欣賞、臨摹,後來他發現畫上沒有名人題跋。於是,他就想找個人題跋,而一時的疏忽竟讓他與名畫失之交臂。

當沈周把畫交給一位朋友時,就出了事。那位朋友的兒子,見畫畫得這麼好,就起了歹念,把畫偷偷賣掉了。一次偶然的機會,沈周在畫攤上見到了被賣掉的《富春山居圖》,連忙跑回家籌錢買畫。可等他再返回畫攤時,畫已經被人買走了。沈周捶胸頓足,放聲大哭,可是後悔已經晚矣。最終,沈周才憑借留在頭腦中的印象,背摹了一幅《富春山居圖》。

妙妙果味派

《富春山居圖》

被沈周丟失的真跡《富春山居圖》,後來被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收藏。董其昌晚年又把它賣給了吳洪裕的爺爺吳正誌。吳洪裕繼承了《富春山居圖》,這才出現了臨終留下焚畫殉葬的遺囑,幸虧有吳靜庵火中救畫的一幕。由於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太出名了,明清畫家爭相臨摹,除了沈周背摹的那幅《富春山居圖》外,現在有籍可查的臨摹本還有十餘幅。 這些都成為《富春山居圖》流傳在世的真假畫卷。

26-27 不入虎穴,焉能畫虎

五代的時候,後梁有一位叫厲歸真的大畫家,擅長畫走獸和禽鳥,尤其畫的老虎,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厲歸真自幼酷愛繪畫,善於畫牛和虎,也兼畫些禽鳥花卉。由於自小生長在農村,經常接觸許多牛,對牛的形態習性有很深的了解,所以把牛畫得非常生動逼真,深受人們稱讚。可是牛隻是鄉村山野常見之物,一般權貴名門都不太願意把牛的畫掛在自己的廳堂,把牛視為不雅,人們認為在廳堂裏隻有掛上一幅“老虎圖”才顯得府第威嚴大方。所以厲歸真畫的牛很少有人問津。

開始學畫老虎

為讓自己的畫能賣個好價錢,厲歸真隻好開始學畫老虎。他見到畫虎的作品,就專心致誌地臨摹;遇到畫虎的高手,他就恭謙地去求教。他還常常在夜間悄悄地觀察貓捉老鼠時伺機而動、見鼠而撲的各種姿態,以便從中受到啟發。

由於刻苦學習,他在畫虎上有了點名氣。但因沒見過真虎,畫的老虎總有點“虎味”不足。畫來畫去反而有些像牛,因為他畫牛畫慣了,人們稱他畫的老虎叫做死老虎。厲歸真為此事十分苦惱,這可怎麼辦呢?

與老虎同呼吸

有一天,厲歸真聽說鄰村捉到一隻老虎,立刻跑去,整整仔細觀察了一天。老虎踱來踱去的姿態,健美雄壯的體型,使他感到驚奇。他高興得痛飲起來,乘著酒興,畫起虎來。他認為這是他最滿意的作品了,可是,一位獵戶看了,卻不以為然地說:“這畫虎氣不多,倒是貓氣更多一些!”厲歸真聽了,覺得獵人說得有道理,因為自己的確沒見過山中的虎。

於是,他帶上幹糧,跑到深山老林,問明老虎經常出沒的地方,在樹杈上搭起一個高高的棚子。這以後,厲歸真日夜觀察老虎的各種神態,把老虎怎麼跑跳,怎麼咆哮,怎麼捕食,甚至連最細小的動作變化都一一畫下來,一共畫了100多張草圖。回家後,他還覺得不夠,又把虎皮披在自己身上,學著老虎的架勢,在院子裏蹦蹦跳跳,仔細體驗老虎的各種神態以及動作。

讓禽鳥害怕的“鷂子”

此外,厲歸真畫的禽鳥也很傳神。有一次,他外出遊覽,來到南昌信果觀,便信步而入,當走進一座大殿時,有三尊神像,塑得非常精妙,仔細看看,原來是唐代開元年間塑的,分別是天神、地神和水神,隻可惜這些神像被鳥兒弄得很髒。廟裏的和尚們,對這些鳥兒厭煩透了,但也沒有什麼辦法,隻好派了幾個小和尚,天天守在大殿門口,舉著竹竿趕鳥。

厲歸真看到神龕和神像身上到處都是鳥糞也很生氣。正在他讚歎和惋惜時,忽見幾隻鴿子和野雀飛了進來,落在神像上拉屎撒尿。厲歸真心中十分惱怒,就叫小和尚扛了一架梯子,放到三尊神像旁的一塊空白牆根底下,他爬上梯子,揮筆在牆上畫了一隻圓瞪著眼、準備捕捉小鳥的鷂子。果然,那些鳥兒看到形象非常凶狠的鷂子都嚇得不敢再飛過來糟蹋神像了。和尚們看到這個情景,高興地拍著手說:“真靈!真靈!”

妙妙果味派

畫牛的畫家

在唐代,有一位畫家尤其擅長畫牛,他就是韓 。他所畫的《五牛圖》達到了前人所不可及的藝術高度,以富有特性的線條、準確的造型,把唐代田園風俗繪畫推向了頂峰。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我國,《五牛圖》遭到列強搶劫,流失到海外。新中國成立後,經過一些愛國人士的努力,由政府出麵用重金將《五牛圖》贖回,現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28-29 糊塗皇帝,聰明畫家

說起趙佶,知道的人或許不多,但熟悉曆史或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裏麵有一個重用奸臣,專門把好漢逼上梁山的皇帝老兒,就是趙佶。趙佶是北宋第八代皇帝宋徽宗。在中國曆史上,除了南唐後主李煜,趙佶或許是中國帝王中藝術天分最高的皇帝。

趙佶的父親宋神宗在兒子出生前,曾經來到秘書省,觀看那裏收藏的南唐後主李煜的畫像。據說,史書還認真地記載,說宋神宗曾夢見李煜前來謁見。這也讓有人相信宋徽宗趙佶是由李煜轉世的。不過,無論是書法還是繪畫,宋徽宗都獨樹一幟,也當之無愧地躋身中國最優秀的大畫家之列,稱得上是一位“不愛江山愛丹青”的皇帝。

觀察細致入微

宋徽宗自幼喜好繪畫,大力提倡組織宮廷畫院,網羅全國優秀的繪畫人才,進行各種形式的美術創作活動,並親自加以指點。

有一回,禦花園的宣和殿前,百花盛開,姹紫嫣紅,正巧有孔雀走來,抬腳登上一塊湖石。宋徽宗異常高興,便下令召來畫院眾畫家把這一景象畫下來。眾畫家各極其思,提筆描繪。畫完後眾人把作品呈上,趙佶一一看來,可是一幅都不滿意。

這是為什麼呢?趙佶說:“你們畫的孔雀都是先抬右腳,但實際上,孔雀登高必先抬左腳。”畫家們愕然,於是留心觀察,果真如此。可見,趙佶觀察生活多麼細致入微,真是令人佩服。

別有意趣的考試

宋徽宗在藝術上很有天賦,是開宗立派的書畫大家。當時,在他身邊有許多畫家,但他們要想進入皇家畫院卻不容易,要通過宋徽宗親自主持的考試。

有一次,考試出的畫題是“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兩句詩。一般的應考者,大都畫的是岸旁有一隻船,船舷間站著一隻鷺鷥或船篷上棲著一隻烏鴉。但是,被宋徽宗認為畫得最好的,卻是畫了一個船夫倦睡在船尾上,船夫身旁還有一根笛子。畫麵上的情景正好表明終日沒有過路的“渡人”,船夫等得疲倦不堪,以致丟下吹弄的笛子睡著了。

由此也可以覺察,宋徽宗有獨特的審美情趣。此外,在繪畫上,他也常常是絞盡腦汁,每次出題都力求新意,他是書畫家,又是詩人,所以特別講究詩書畫的結合,對畫麵有無意境特別注重。

一幅畫6000多萬

可以說,宋徽宗是北宋的亡國皇帝,最終也屈辱地死在異國他鄉。在國破之時,趙佶聽到財寶物品被擄掠毫不在意,但聽到皇家書畫、藏書也被搶去,卻仰天長歎。

在花鳥畫上,宋徽宗的作品稱得上是爐火純青的大師級佳作。其中,有一幅畫作《桃竹黃鶯卷》,曾經以6116萬元創下了中國書畫拍賣的新紀錄。而此前的紀錄也是由宋徽宗保持的,他的一卷《寫生珍禽圖》曾經拍賣了2530萬元。

《寫生珍禽圖》為水墨紙本手卷,是徽宗寫生花鳥畫的典範,筆調樸質簡逸,全用水墨,對景寫生,無論禽鳥、花草均形神兼備。枝葉的畫法也是類似,尤其竹葉的畫法與史籍記載完全一致。

妙妙果味派

瘦金體獨步天下

在書法上,這位皇帝獨創的瘦金體書法獨步天下,直到今天也沒有人能超越。這種瘦金體書法,挺拔秀麗、飄逸犀利,即便是完全不懂書法的人,看後也會感覺極佳。其中,傳世不朽的瘦金體書法作品有《瘦金體千字文》、《欲借風霜二詩帖》、《夏日詩帖》、《歐陽詢張翰帖跋》等,可稱為古今第一人。此外,趙佶的草書也是爐火純青,用大師稱呼也不算過分,他的《草書千字文》相當精彩,甚至可以與懷素一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