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標激勵
從管理學上看,目標具有激勵功能。目標激勵,就是通過目標管理指導教師的行動,使教師的需要與集體的目標緊密地聯係在一起,以激勵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目標激勵原則告訴我們,目標能調節需要、誘發動機,引導教師自覺地調控自己的行為。對此,學校管理者應充分發揮目標的激勵、導向作用,引導教師的個人目標與學校集體目標協調一致。對個人來說,隻有集體目標與個人目標相聯係,它才有效價,才有激勵作用,否則就難以激發成員的動機,集體目標也難以實現。那麼,如何把個人和集體目標統一起來呢?首先,要幫助教師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其次,要讓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目標的決策;再次,要根據教師的不同特點,提出不同的要求,進行“定向培養”。教師隻有明確了自己的發展目標,行動才有方向,工作才有奔頭。
2.獎懲激勵
當動機發動行為並作用於環境時,它的結果無非是兩種:一種是得到獎勵,另一種是受到懲罰。這種獎勵與懲罰反過來對行為的動機又有巨大的作用,影響到人以後的行為。因此,掌握獎懲的藝術,對於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做好學校管理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
(1)獎勵。獎勵是一種強化激勵,它是對人的某種行為給予肯定與表揚,使這種行為得以鞏固和保持。在教師取得成績後,學校領導應立即用物質或精神的鼓勵來肯定這種行為。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麵:①讚許。當教師工作頗有成績時,管理者應及時予以肯定,或當麵稱讚或通報表揚,以產生更為積極的效果。②獎賞。獎賞比一般的讚許要高一級,它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質的。③晉升。晉升既可提高教師的職稱級別,又可增加其工資福利,因此兼有精神和物質兩種鼓勵的特點,是學校管理中比較有效、比較主要的激勵方式,它可以使教師得到榮譽、聲望和權利,使自尊心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得到滿足。
(2)懲罰。懲罰也是一種強化激勵,它是對人的某種行為給予否定與批評,使人消除這種行為。懲罰包括:非正式談話或勸告、口頭批評或警告,書麵批評或警告,降級、調職、停職、扣發工資、開除等。懲罰可使教師遵守紀律,達到起碼的行政效率。這種方法的使用要慎重,不宜過多。
獎懲的結合,應以獎為主,獎懲也需及時性,獎過頭或懲過分以至於失了方寸,效果也不好。
3.競賽激勵
競賽或競爭是調動教師積極性的有效措施之一。競賽是個人或團體雙方,力求勝過對方的對抗行為。在競賽的條件下,個人的積極性可得到充分調動。在競賽的條件下,人的心理狀態呈現以下特點:動機強烈,目標清晰,興趣濃厚,注意力高度集中,觀察敏銳,思維活躍等。競賽也會有消極影響,競賽中屢遭失敗的人會產生自卑感,而長勝者也會驕傲自滿、止步不前,這是應防止的。
競賽要通過評比分出勝負。評比是競賽成功與否的關鍵。評比進行得不好,會挫傷教師的積極性,引起對領導的不滿,降低向心力,給以後工作帶來消極的影響。評比的關鍵是公平。因此,評比要注意:評比條件能體現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的統一;評比條件要具有可比性;評比要公平合理,評比的結果為大家所公認。
4.任務激勵
通過分配、部署和下達工作任務,激發人們為完成任務而奮發努力的動機,鼓勵人們執行任務的行為,這就是任務激勵。采取任何激勵法必須明確任務的重要性和完成任務的意義,提高人們對任務的認識,樹立完成任務的光榮感、責任感。要分析執行任務的有利條件與不利條件,研究實施任務的步驟、方法,以增強完成任務的信心與決心。領導把任務委任給下屬後,對下屬執行任務要給予充分支持,要充分信任。領導和群眾的信任、支持常常使執行任務者受到鼓舞、增強信心。
任務發揮激勵作用,除了質的意義外,就是量的刺激。研究表明,任務量少於承擔者的承受力,沒有激勵作用;任務量與承擔者的承受力持平,有有限的激勵作用;任務量適當超過承擔者的承受力,有較大的激勵作用;任務量達到承擔者無法完成的程度則會喪失激勵作用。
5.感情激勵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教師應該用純真的感情去教育、影響學生。同樣,學校領導也需要用真摯的感情去感化、影響教師。在得到愉快的感情體驗的情況下,教師的積極性才能得到激發。因此,學校領導應重視與教職工的感情交流,建立感情聯係,增強領導與被領導者的融洽度。建立感情聯係,需要領導克服官僚主義的作風,和教師打成一片,深入到教師中去。平時,要利用各種機會、場合,廣泛經常地開展談心活動,了解教師的思想情況,幫助教師解決一些思想認識上的問題,產生共鳴,增強信任感。學校領導還要及時幫助教師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為他們分擔憂愁。隻要學校領導想教師所想,急教師所急,為教師辦實事,分擔憂愁,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就能使領導與教師心心相印,團結一致,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
6.榜樣激勵
榜樣的樹立是教育教學工作誘發競爭機製的表現之一。樹立榜樣,能使教師有目標,從內心產生一種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意識。作為學校領導,要特別注意樹立老師身邊的榜樣,用身邊的榜樣激勵人,以點帶麵,以麵影響片,使整個學校始終處於榜樣激勵的良性循環之中。同時,學校領導要以身作則、言行一致、表裏如一,用自己的行為做榜樣,來影響教師。
綜上所述,教師要實現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潛能的開發是關鍵。因此,在學校日常管理中,管理者應該運用多種策略,多層次、多角度、多渠道地開發教師的潛能,讓教師真正確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