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美國教育細節管理借鑒力之二 實施激發教職工潛能的激勵機製(2 / 3)

·在全校大會時安排樂隊演奏一會,音樂對於人的情緒調節很有好處。

案例分析

兩句話可以概括這篇小文:一是校長的激勵措施並不是大張旗鼓,而是潤物細無聲;另一句話是:事情不分大小,都需要真誠以待。

精神激勵與物質激勵要相結合。激勵機製的設計必須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要承認並滿足人的需要,尊重並容納人的個性,重視並實現人的價值,開發並利用人的潛能,統一並引導人的思想,把握並規範人的行為,鼓勵並獎賞人的創造,營造並改善人的環境。教職工勞動的報酬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麵,無論缺少哪一方麵都將使教師產生不公平感。物質方麵主要指工資、獎金、獎品等物質待遇,精神方麵指表揚、榮譽稱號、職務晉升等。物質激勵就是針對人的物質需求,提供相應的物質資源,精神激勵則能在較高層次上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其激勵程度高,維持時間也比較長。

經典案例二

美國校長鼓勵師生的十種方法

了解你的員工和學生是鼓勵他們的第一步,否則你怎麼知道如何進行鼓勵呢?比如說一個總是很早來校的老師,怎麼突然來晚了呢?無論是在操場上,在飯堂中,還是在學校的各個角落,你都應該深入到師生中去,看一看他們的情況。

隨時記筆記。當你聽到師生們所關心的內容時,把它們寫在一個隨手常翻的筆記本上,每隔幾天要翻一翻,看一看最近重點要解決什麼問題。你還可以寫個紙條,寄一封電子郵件或聲音郵件,或者麵對麵交談,要知道你的關心是他們在困難時最大的支持。

對缺乏思考說“不”。校長要強調教師和學生的才能和優點,而不是不足。當你走進教室或者走過教室時,你先看他們在幹些什麼,然後再考慮需要改進什麼,要求教師在評價學生時也同樣這麼做。要他們首先發現學生的長處,然後才指出其需要改進的地方。

強調潛能,而不是困難。從不要把學生貼上“差生”的標簽,這個專有名詞等於提前預告了這個學生的失敗,你應該把他們看成是“有潛力”的學生。所謂的潛力是指可能要發生的事情。這對於教師也同樣適用。你不要想怎樣把一個做得不好的教師“除掉”,相反,你應該思考:我如何才能幫助他發掘他的潛能呢?

建立信心。校長要通過分享他們的成功經驗來建立信心,今天來看,這尤其重要。不能因為有一小部分學生在州統考中考得不好或者其他方麵差一些就貼上“不行”或者“不可接受”的標簽。盡管媒體讓我們相信,分享成功的案例並不意味著對要改進的地方熟視無睹,但是事實上,記住我們的成功將幫助師生更有信心地麵對他們可能遇到的挑戰。

合作。老話“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很好地說明了合作的重要性。對於校長來說經常鼓勵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在學校期間鼓勵小組合作以及思維共享。如某一高中非常重視“午飯和學習”這兩個L,即LUNCH和LEARN,比如說,在午飯時,教師和管理者還分享著如繼續教育這樣的話題。同樣在這個學校,還有一個學生教學生工程,即大一些的學生教新學生課程內容,甚至還有校長提到在開每月的教師例會時用一種頭腦風暴的寫作接龍方式來進行,這也是一種思維共享。

讓師生看見你在工作。你知道工作的艱巨性,我也知道你有多難,但你的工作不應該通常都在緊閉的門後進行,有時對於老師和學生來講,看到你在鍛煉身體也是一個很大的鼓勵。我知道有一個校長經常穿著工裝褲清潔他辦公室的書房,他就是要讓老師和學生看見他在幹活,還有些校長甚至會幹些木工活。

為師生們做些特別的事。當校長為師生們做出一些特別的事情時,他也是一個鼓勵者。他們知道如何認識師生所做事情的價值,他們也經常這樣做。有時他們做些特別的事並不是為著什麼理由,比如有位校長每月都掏錢給教師提供一次特殊的咖啡,幾年後,她聽到一個本應早兩年就到退休年齡的教師說,正是由於校長的舉動,才讓她堅持為學校多工作了兩年。在炎熱的夏天,有的校長還為師生提供了冰淇淋,這些雖然是小事,但也十分溫暖人心。

提供資源。我聽到教育者總是在抱怨,可是每個學生都應該在學校中得到發展的機會,因此資源中心的設備確實要大大加強,當校長們發現他們能夠把時間、材料或者各種不同的資源提供給教師時,他們就成了鼓勵者。

堅持——不要輕易放棄。教職員工、學生和家長也一樣,從校長那裏獲得力量。如果你都放棄了,他們當然也放棄了。記住,如果一個方法或者策略不靈,可能是你沒有從過去的經驗教訓中總結出問題所在,失敗是成功之母啊!

案例分析

感覺在美國當校長是為師生員工服務的,如了解師生、提供資源、記筆記,看似很沉默寡言,其實這是一種正確的方法,那種誇誇其談、動不動就訓人的方法肯定行不通了。論及人文關懷、和諧社會、和諧校園,西方的確還是先走了一步。

激勵,就是激發強化的動機,誘導、改進人的行為,使其發揮內在潛力,朝著達到和完成組織目標的方向發展。在一個人能力不變的條件下,激勵程度的高低與其工作成效大小成正比,激勵對於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有重要的意義。作為學校管理者,應建立健全激勵機製,采用多樣化的激勵手段,充分發揮人的潛能,不斷激發教師的職業自豪感、事業成就感、集體榮譽感和主人翁責任感,實現全麵提高教育教學工作效率的目的。教師職業屬於精神勞動,在建設激勵機製中必須重視精神激勵。在物質激勵中,應體現出精神激勵的因素,精神激勵也應以一定的物質激勵為基礎,正確處理兩者的關係,就能激發教師的工作動力,發揮教師的聰明才智。以下是激勵管理的具體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