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報章雜誌上,借助其它輿論工具對教育科學和蘇聯教育科學院的工作的指摘,帶有片麵和故意歪曲的性質。按自己的心願指摘已成了時髦的東西。同時忽略的主要不是涉及當前社會政治問題和給人以深刻印象的批評的必要性,而是實事求是的有效批評的必要性。
如果我們想鄭重地確定公開性作為我們生活的規範,把思想的權威提到應有的高度,我們起碼應該為所有的評論員提供說出這些思想的相同機會。否則,不難理解,已不是進行爭辯,而是把意見強加於人,在終審法院奪取真理權,壓製任何異己思想,而後(壓製思想的邏輯就是這樣的)就是不可避免的迫害意見不同的人。是否需要這種,坦率地說,對於某些輿論工具,包括對於我們尊敬的《教師報》來說,不大愉快的結論的例子?
的確,現在的教育學作為一門科學還不能用自己本身的力量做許多事情。但是難道可以因下列原因隻責備學校和教育科學:在按其本性來說為社會主義社會的一定階段上,醜陋的、就其實際方針來說是反社會主義的現象--形式主義和單純追求百分比,虛報和謊報,貪汙和受賄行為,無責任感和盅感行為,破壞社會主義法製和民族關係,言行不一,官僚主義和文牘主義,知識、專門職業知識、創造性思維威信的下降如果社會存在這些疾病,甚至即使不是屬流行病範疇,那末它們也不可避免地在學校方麵表現出來,從一開始就曲解播種合理的、不朽的東西的最美好而崇高的願望然而在任何情況下,教育科學不可能成為社會中所發生的事件的消極觀察者。
它應該有所固有的報警職能,預測和吸收所有的社會力量解決迫切而有前景的教育正在成長的一代問題的職能。
為什麼學校的改革停滯不前?目前這個問題正引起教育界,並且不僅是教育界的極大關注。也不能排除極端的、不是總是適當考慮的、旨在取消改革和采取新的改革等的提案。
同時也想明確地著重指出:普通學校和職業學校的改革,如同隨後的高等和中等專業教育的改革一樣,是由國家的社會一經濟發展的因素和加速科技進步的迫切需要決定的。這是根本改革整個國民教育體係道路上的一個階段。但是改革不是武斷的定理。不是以刻不容緩的現時效果為目的的一次性有效措施。在新的社會條件下,毫無疑問能夠,並且應該把必要的修正納入改革,就象在改革文件本身中所規定的一樣。
同時,在有關改革的文件中非常詳細地指出,需要行動,關於應該怎樣行動談得不少,但是(顯然,這是主要的)對於誰應該因此對完成改革的每個項目負責,實施某種條例有怎樣的階段,應該充分供應什麼,都規定得不夠具體。不能排除,為了完成這項任務必須製定全國範圍的“學校改革”的專項綜合綱要,首先明確規定它的組織管理職能。
不能否認,盡管蘇聯教育科學院係統及共和國和各專業部和主 管部門的科研機關所進行的科研工作麵廣,但實現改革基本條例的科學教育保障實際上是不夠的。許多教育研究,包括基礎性質的研究局限於指出確有其事,描述和解釋某些局部的教育現象,一般來說不超出傳統研究課題的範圍,並且沒有在應有的程度上實施預測改革的職能。對係統而目標明確的研究及理論上認識先進和革新經驗的意義顯然注意不夠。不足為怪的是,改革停滯不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過度的惰性,教育科學缺少靈活性和生動性,目前遭到嚴厲批評完全是公正的。
對師範教育係統改革事先缺乏準備,至少在學校改革的過程中極其敏感地反映出來。同時,重要的是要意識到,教育領域實行革命變革之前應該為此超前充實幹部。
關於發現、評價和推廣革新教育經驗的問題是非常尖銳,具有普遍意義,並且客觀上是極其複雜的。輿論工具對尋找這樣的經驗,首先描述和解釋這一經驗作出極重要,而且基本上是好的貢獻。對這一事實本身就值得給予一切可能的支持和讚揚。然而,全部問題在於向廣大讀者、聽眾、電視觀眾介紹某種經驗的性質,“教徒”,不過還有“非教徒”,對某教育麥加①(無論是頓涅茨克對В·沙塔洛夫,列寧格勒對Е·伊利英,莫斯科對С·雷先科娃,教德賽對Н·帕爾特舍夫,第比利斯對Ш·阿莫納什維利,或者目前,唉,沒有地址的一對М·謝季寧)的大規模的拜謁(朝聖),真正充滿了宗教神秘性,他們期待奇跡,竭力追求個人直接觸摸它,想在自己的模仿工作中得到處方,得到一張特殊的可長期使用的票據,以便完美無缺地重複擁有似乎永久的教育成就秘訣,擁有擺脫很困難的教育工作的一切厄運的靈丹妙藥的奇跡創造者-革新者的經驗在我們這個對任何宗教信條持批判態度的文明時代,所有這一切成了文明生活的規範?是否我們所有的人終於該注意冷靜而切合實際的教育思維方法和教育無神論了?要知道有著名他教育革新家所寫的書、書中他們闡述了自己的真正有意義經驗的實質,闡述了熱情奮發的教師獨立尋找自己的創造途徑(我們認為它的主要價值正是在這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