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田夫脫險記(1 / 2)

電視劇《沂蒙紅嫂》裏人民群眾掩護八路軍戰士脫險的故事婦孺皆知。當年,類似的事情在膠東地區也曾發生過,我家掩護田夫等3位八路軍同誌的故事就鮮為人知。

父親,權增傑,12歲起到大連飯店學徒,吃得好,睡的香,幾年後,長的膀大腰粗,結實勁棒,身高1.8米以上,是個典型的山東大漢。4個青壯年搬不動的石頭,父親彎腰就能抱起搬走。一次,一個打遍十裏八村無敵手的壯漢與父親在路上相遇,父親揪住他嚴厲地說:“有勁不能欺負人,你能一巴掌把人打成腦震蕩,俺就能一巴掌扇死人!你信不信?”說著,在地上畫個圈:“若不信,俺今天就讓你倒在圈裏,倒在圈外,算俺輸了。”那人眨巴眨巴眼,隻好俯首稱臣。父親16歲那年,爺爺去世。他隻好回家侍母,並與我母親成婚。

我們權家山村四麵環山,與棲霞市的楊家夼、上鄴夼村相連。早年,鬆蒼柏翠、柿樹成林、杏林蔽日、楸樹參天,若不到村裏,很難知曉山凹中住有人家,是膠東有名的“2號青島”。八路軍、國民黨軍、偽軍均對我們村鍾愛有加,頻繁地到村裏活動。我家地處村西南角,房後隻有一戶人家,門前十幾米,是一片高大的杏樹和柿樹園子;距離30多米,是茂密的鬆樹林;相隔50多米,就是古柏參天、雜草叢生、陰森恐怖的老塋;房西四五米是棵幾摟粗的大柿子樹,往西幾米是西溝;東南八九米是東溝,正南十餘米是南溝,均連著棲霞牙山抗日根據地。

1942年,田夫(原名胡克煦,胡家夼村人,時任中共福山縣四區區委書記)及2位八路軍同誌(男姓王,女姓鄒)經常到高疃、東廳、門樓、張格莊一帶偵察敵情,發動群眾,開展對敵鬥爭。田夫身材魁偉,非常看重我家特殊的地理環境,平時常到我家食宿、幫助種地。在我家若遇到危險,跑上幾步或十幾步,就能鑽溝迅速逃脫,或在老塋蟄伏著。田夫更讚賞力氣過人的父親,一有閑空,就會動員父親參軍,說他一人之力可取勝三五個鬼子。父親躊躇地說:“俺也想參加八路,但家裏的地誰種?”田夫很幹脆:“八路軍可代耕,有困難你盡管提。”父親糾結道:“你看,俺老娘年過五旬、哮喘病嚴重,棺材都準備好了,還有懷孕的妻子和牙牙學語的閨女。若老娘作古,俺一定參加八路。”田夫苦口婆心地勸了多次,父親均因為奶奶健在的緣故無法如願。那時,大姐3歲,已會走路、說話。下雨天玩耍時,父母就會叫她管田夫叫大舅,管小王叫二舅,管小鄒叫大姨。

深秋的一天,田夫等人幫我家薅花生。吃完晚飯,已是晚上8點,烀好的花生沒吃多少,就累得躺下睡覺了。就在這時,街上傳來狗叫聲。父母和田夫等被驚醒後,剛穿好衣服,鄰村有個外號叫大英子的領著偽軍已經在敲門。田夫等人想衝出去已是萬萬不可能了,隻好把手槍藏在炕洞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