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春夏之交,“文革”之火開始在神州蔓延。緊接著,在林彪、“四人幫”的煽動下,把偉大領袖奉若神明,給我的少年時代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一)
“文革”開始時,“毛主席語錄本”風靡於祖國的大江南北,幾乎人手一冊。全國上下掀起了學習背誦語錄、活學活用“毛著”的熱潮。縣城、公社和村裏的許多牆麵上,寫滿了語錄。每個城門、村頭,都有“紅小兵”把守,堵截行人背誦語錄。那時,我在四年級上學,趕上“停課鬧革命”,通過到外村學校“大串聯”,也學著人家回家翻找木板、長棍、麻線、鐵釘、鐵絲和紅色染料,製作了一杆紅纓槍。
我們“紅小兵”分成幾個組,各自拿著紅纓槍,輪流在村頭站崗放哨,遇到來人就要求人家背誦語錄。若背誦不上來,就叫來人站在路邊,直到背誦上來,才允許通過。一次,黃連墅的表嫂上我家,被我們堵住,讓她背誦語錄。她還真行,立即背誦了“愚公移山”。同伴說:“太簡單,不行”。她又背誦了:“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午飯後,我問她:“你怎麼記住的?”她笑著回答:“俺有兩個鄰居,叫趙玉功、趙玉山,其實,俺背誦的是他倆的名字。另一段語錄,跟俺村一個下身癱瘓、不能動彈、排泄困難的人在發音上有點關係,想起他,俺就背誦出來了”。
不久,我本家一個大姐嫁給棲霞縣廟後公社一個村,父親去送親,走到棲霞楊家夼村,被幾個“紅小兵”堵住了,逼著父親和新媳婦等人背誦語錄。父親回家說:“幸虧提前人人有所準備,不然,可就耽誤人家的大喜事了”。
(二)
1966年下半年,毛主席穿著軍裝檢閱“紅衛兵”,加上解放軍到基層“支左”,全國興起了穿戴軍裝熱,到供銷社很難買到軍服色的布料。誰穿件軍服色的服裝,會受人羨慕,也會經常被“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的演員借用。那時,我大哥正好在部隊當兵。二哥連寫了兩封信向他求要。大哥還真的寄回了一件不帶紅領章的上衣和一頂沒有紅五星的軍帽。二哥視為寶貝,心裏可美了。無論是出差、趕集,還是照相、走親戚、開會,總喜歡穿戴在身上。
那個年代,女軍裝奇缺。三姐沒辦法,隻好去買了塊白布,染成軍服色,讓二姐幫著做了件上衣,穿著去參加批鬥會或上公社、縣裏開會,感到很時髦,很風光。若是她穿上了真正的女軍裝,不知要美到哪兒去了。
(三)
“文革”初期,國人興戴毛主席像章和語錄牌。那時,我很難得到像章,就到處尋找鐵片,剪成寬約2公分、長約6公分的長方形,刷上紅油,晾幹後,找老師用黃色寫上“為人民服務”、“毛主席萬歲”等漢字。然後,想辦法沾上鼻鈕,穿上關針,戴在胸前。雖說土法製造的語錄牌,不算精致,但戴上它,也覺得很神氣。過了一年,我才擁有了正式鑄造的像章和語錄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