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龍王洞的秘密(1 / 1)

福山區張格莊鎮馮家村西南,有個曲徑幽深的石灰岩洞。據說此洞為東海龍王的行宮。每年,它回東海或回福山,總要在此住上幾日,俗稱“龍王洞”。進洞觀之,有一寬闊處,上有太陽、月亮,中有擎天柱石,下有潺潺流水。且洞洞相通,曲折回環,神秘莫測。

明朝早年,即墨縣有個名叫王安的叫花子,無處安身,便來到龍王洞裏住下,白天外出討飯,晚上回來安歇。一天晚上,王安起夜解手,睡眼惺忪,迷失方向,找不到洞口,左旋右轉,越走越糊塗,他摸一陣爬一陣,折騰許久。突然,發現前麵有道耀眼的亮光。王安信心陡增,不顧饑餓疲勞,快步向前,及至跟前,出現一座宮殿,飛簷鬥拱,巍峨壯觀。宮前有條暗河,兩岸桃柳掩映,美妙景色,目不暇接。他饑腸轆轆,肚子裏唱“空城計”,急忙叩門乞食。片刻,出來一位鶴發童顏的老翁。王安彬彬有禮,跪地叩頭,連聲乞求給食。老翁把他領進院內的廂房坐下,遂端來可口飯菜。王安頭不抬眼不睜,狼吞虎咽,撐得直打飽嗝。食畢,他幫老翁收拾碗筷。洗刷完炊具,又忙著擦桌子、掃地,以謝救命之恩。老翁見他殷勤,給他裝了半袋幹糧,讓其帶走。他叩頭謝恩,戀戀不舍地按老翁指引的路徑離去。

走了半天,王安覺得越背越沉,於是,撂下袋子,解開一看,隻見顆顆珍珠,熠熠閃光。回頭望去,大路黢黑一片。再看腳下,卻是原來住處。他躺下暗想:俺飽了,可窮哥們的肚子還在叫喚,這哪兒行?於是,出洞後,把珠子分了一些給貧苦兄弟,讓大夥擺脫貧困。然後,拿出其餘的珍珠到福山縣城商家賣錢,到龍王洞西南大山夼裏建房安家,娶妻生子,日子過得很紅火。

鄰村有個富家紈絝子弟,養著兩隻惡狗,整天遊手好閑,欺男霸女,無惡不作,經常吆喝惡狗傷人。聽說王安這個叫花子走了鴻運、桃花運,頓時惡從膽邊生,夢想發橫財。一天,他領著兩隻惡狗,背上酒、肉和大棗餑餑入洞,走一氣,吃一氣,咬著牙,流著汗,幾經曲折,才找到夢寐以求的龍宮。他望著暗河兩岸樹上碩大、紅顏、芳香的仙桃,頓時垂涎三尺。心想:仙桃鮮食,可長生不老,豈不比珍珠更好?於是,悄悄溜到樹下,伸手便摘。那知仙桃並非垂手可得,他腳翹一寸,仙桃增長一寸;他跳高一尺,仙桃升高一尺;他越跳越高,仙桃也越升越高,總叫他撈不到手。兩隻惡狗看著主人,急的在旁汪汪狂叫。公子氣急敗壞,猛然一竄,想拽住桃枝,不想被桃枝彈到暗河,立即被水卷走。兩隻惡狗相繼跳入水中,妄圖搶救主人,誰知迷失了方向,一隻沿著洞穴向南猛追,一隻朝北尋去……

隔了幾天,公子的屍體從洞中流水漂浮出來,人們看到他的背上刺著4個字:“心貪手髒”。有人看見,一隻惡狗從相距10裏外的福山縣台上村的虎窠洞爬出來,另一隻惡狗從3裏外的棲霞縣徐家村石灰洞鑽出來。兩隻惡狗由於被洞中岩石刮碰的有皮沒毛,加上幾天無食,浪浪滄滄地趕回家來,看到主人喪命多時,竟也伸腿斷氣。

多少年來,人們總想對龍王洞一探究竟,但無人能走到頭。龍王洞裏到底有多少未知數,無人曉得。這正是龍王洞的神秘之處。

(2013年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