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太石(1 / 1)

聶拉木縣城大橋東北百米處,一塊巨石懸掛於山腰,頗似飽經風霜的老太婆,栩栩如生。上麵的石根,如老太的盤簪一樣伸進大山深處;巨石的中部突然萎縮插入山中,就象老太的脖頸;那酷似額頭的巨石上方朝南微伸,下麵的兩處石尖,象睫毛一樣,活靈活現;石尖下各有彎彎的淺縫,如同老太微笑的眼睛;石縫下微微凸起,活象老太的鼻子,凸起的一側是稍黃的石麵,更象老太的腮幫;下部凹陷處有條石紋,好似老太的嘴角;凹陷處下方又圓滑地略凸,跟老太的下額毫無二致;額下則是一個深深的洞穴。由此,此石被稱為老太石。

說來也巧,老太石下麵的洞穴裏還真的住有一位老太太。初到聶拉木,我在宿舍裏打開窗戶朝北眺望,時常見她進進出出。一個雙休日,我出於好奇,獨闖石洞,卻空無一人。隻見這個洞穴高約2米,長寬各5米,東側放有藏被、毛毯,並有兩個化肥袋,裝有罐頭、香煙、啤酒、大米、糌粑、風幹牛羊肉和可口可樂、雪碧等飲料。內有一個光滑的石硼,刻有藏文,大意是:“祝福吉祥如意”。主人不在,我隻得返回。

但,這位老太是誰,為何獨居洞穴,象謎團一樣困惑著我。閑暇之餘,再探石洞,仍舊如此。一天,我問統戰部長次仁群培,他果然知情:原來,這位老太名叫多吉卓瑪,年近70歲,原是薩迦縣某鄉幹部。80年代初,丈夫與其離異,她倍受刺激,繼而瘋癲並退休。許是傷感太重,她於前幾年離家來到聶拉木縣,獨獨看中了老太石下麵的洞穴,定居下來。縣城的人對她特別同情,常送給她衣食,加上她領的退休金,所以吃穿不愁,過上了舒適安逸的日子。以至於老家領導幾次接她回去,均無功而返。

不久,我又來到老太石下,一隻黑狗在洞口突然汪汪地叫著。走近,隻見她身著藏裝,伏臥在藏毯上,嘴裏叼了支煙卷,美美地噴雲吐霧。見到我,她立即微笑著擺著手:“別進來,小心狗咬”。看不出半點瘋癲,倒覺得她親切而和藹,仿佛就是洞上麵的老太石。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太不可思議了。

黑狗把守著洞口,我無法進洞與老太交談,隻好爬到老太石的頂端。抬頭望去,聶拉木縣城盡收眼底:新建的教學大樓、宿舍、文化中心、郵局和電視調頻天線直插雲霄;鋒利如劍地雪峰耀眼奪目。下瞧,波曲河水高唱歡歌,人們三三兩兩漫步於街頭,各種車輛來往如梭,成群地牛羊奔跑著、歡叫著,奔上高山、溝壑……

我似乎明白了,這位衣食無憂的老太蹲在洞口,既可以欣賞到美麗的山水風光,又能夠看到縣城的嶄新風貌,還可以從廣播中聽到國內外發生的新聞故事,並不孤獨。看來,她要與老太石相伴終生,晝夜注視著聶拉木縣日新月異地變化。

老太石,你的眼福不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