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鎮雖僅有千名夏爾巴人,但也有自己的口傳民歌,從收集到的民歌來看,多與婚姻有關。其民歌運用了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方法,顯得入情入理,生動貼切,耐人尋味。
古時,夏爾巴人盛行“搶婚”。新郎將新娘搶回後,背到自己的家門口就唱起《背來了,背來了》這首民歌:
新郎:背來了,背來了,我把天上的神女背來了。
家人:不準進門,不準進門,天上的神女也不準進門。
新郎:背來了,背來了,我把海中的龍女背來了。
家人:不讓進門,不讓進門,海中的龍女也不讓進門。
新郎:背來了,背來了,我把人間的美女背來了。
家人:不許進門,不許進門,人間的美女也不許進門。
唱完這首民歌,新郎見家人仍不開門,就用腳踢。家人見新郎對新娘感情真切,急忙開門,給新郎新娘獻上哈達,然後舉行婚宴……
西藏解放後,開通了中尼公路,把夏爾巴人居住的樟木鎮辟為通商口岸,夏爾巴人走出大山,步入商海,生活水平如芝麻開花節節高。夏爾巴青年婚姻自由,也與其他民族通婚。現在他們高興地唱道:
好政策像吉祥的甘霖,滋潤著美麗的樟木鎮。
高樓大廈拔地起,夏爾巴人的生活日日新。
自由戀愛成婚配,喜煞了我們的年輕人。
亞拉索,現在的婚姻多美滿,共產黨的恩情比海深。
(1998年《煙台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