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團結族人(1 / 1)

西藏,有許多團結族人。

尋根溯源,團結族人始於唐代。公元630年,吐蕃王鬆讚幹布迎娶文成公主,其子孫又迎娶了大唐的金城公主,均被後人傳為佳話。金城公主的兒子赤鬆德讚,實際上就是團結族人。

元、清時期,不少蒙、滿官兵長期戍邊,與藏族姑娘喜結連理,他們的子女也是團結族人。隻不過以前無人區分罷了。

20世紀50年代初,解放軍進住西藏,多數未婚指戰員長期戍邊,國家又不斷派來未婚的黨政幹部、大中專畢業生和工程技術人員,其中不少人與藏族男女相愛,結為秦晉之好,他們的後代被國務院正式定為團結族人。聶拉木縣委辦公室打字員次仁德潔的兩個姐夫均是漢族幹部,其外甥就是團結族人。

團結族人兼有相關兩個民族的優點。我所在的縣委辦公室,負責機要工作的楊雪紅同誌就是團結族人,其父是漢族,其母是藏族,現居住在四川。她生的美麗大方,其業務水平和操作技能在日喀則地區首屈一指,經她帶出來的機要員就有20多人。她與藏族幹部結婚,生有一雙兒女,顯得聰明伶俐,活潑可愛。

隨著內地大中專畢業生源源不斷地進藏工作、西藏學生到內地讀書,各民族通婚已是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祖國的民族大家庭中,團結族人會日益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