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雪域高原的天葬,我還真的見聞過。1996年8月中旬,聶拉木縣醫院副院長次典南木加突發心髒病死亡。當我得知他謝世的噩耗,想起他從煙台山醫院學成返聶不久,心裏特悲傷。次日,我們走進他家吊唁,隻見裏屋外屋點有上百盞酥油燈,其妻抽泣不止。我們掀開遮住遺體的哈達,隻見死者頭上戴了頂圓錐式的黃帽,穿著嶄新的藏服,頭腳綁著,象腹中的胎兒狀,緊靠著牆坐著。我們向死者敬獻了哈達,並解囊相助。
返回途中,隻見縣機關十幾個女同誌各提著一壺青稞酒,拿著哈達走向死者家裏。同行的縣婦聯主任阿旺解釋說:“死者家屬悲痛欲絕,無心釀酒,所以前去吊唁的人都要帶酒。”
西藏有塔葬、水葬、火葬、天葬、墓葬五種。絕大多數藏族人是天葬。所謂天葬,就是把死人送到天葬台,天葬師割塊死人肉先點“桑”引鷹,同時把屍體展開,男屍俯臥,女屍仰臥,接著用刀分離肌肉,砸碎骨頭並混上糌粑和糖。喂鷹時,先給內髒,次給骨頭,最後喂肉。老鷹吃的一點不剩,說明死者生前行善。否則,就要點柴火葬。
我知道,次典南木加的遺體是8月19日送到定日縣天葬台的。據送葬人說,天葬很順利。我想,這大概是次典南木加生前解人病痛的緣故吧。
藏族人死後7周內,悼念方式和內地民間基本相同,7周內也要給死者焚香燒紙,還要請喇嘛念經,超度亡靈,尤以一七、三七、五七、七七最為隆重。49天之後,不準再提死者的名字,也無清明節、十月朝上墳之說。但,革命烈士另當別論。援藏幹部的楷模孔繁森遺體火化後,安葬於拉薩河畔公墓內,前來悼念的人很多,很多。(1998年《煙台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