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唐蕃舅甥會盟碑(1 / 1)

遊逛拉薩市,我看到了仰慕已久的唐蕃舅甥會盟碑。

隻見它寬近一米,厚約尺餘,鐫刻著漢藏兩種文字,巍然矗立於大昭寺之前。

公元7至9世紀,中國境內以唐最為強盛,吐蕃次之。雙方通過聯姻、慶吊、納貢等形式,保持了友好聯係。到了公元815年,吐蕃王朝內部出現分裂,勢力削弱。而唐朝也因安史之亂,轉向衰落。因此,雙方都願和平相處,永結舅甥之好。

據記載,公元821年,吐蕃派使臣到長安請盟。同年10月,唐派宰相及大臣17人與吐蕃使臣會盟於長安西郊。隨後,唐派盟使入藏,於次年5月6日在拉薩設壇盟誓。並於公元823年,舉行了隆重的會盟碑落成典禮。

碑文主要歌頌、讚美了唐朝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讚普、締結舅甥姻好之故;追溯了唐蕃的曆史和功業,並記載了會盟的經過、立碑年月以及雙方參加登壇會盟的官員名單。

我上前撫摩著會盟碑,心潮激蕩,感到了它的穩固、嚴肅和莊重。它樹立於拉薩市內,充分體現了民族和諧的極端重要性,向世人宣示了漢藏友好團結的曆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