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家庭獨立作業學生的課堂學習與個人家庭獨立作業有著極為密切的聯係,家庭作業是培養學生自學的形式之一。通過做家庭作業,學生獲得獨立學習的技巧,練習運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並為學習新的問題作準備。

在做家庭作業的過程中,學生學習計劃和分配自己的工作,學習收集和加工必要的材料,掌握自我檢查的方式,學習如何讀書,如何獨立準備發言和作報告,學習根據自己的學習經驗和學習速度使用各種學習方法和方式。通過獨立地做家庭作業,學生就能特別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還會養成個人智力活動的風格。

學生不及格的原因往往是學生不會學習,不加理解地死啃教材;往往在做實際的和書麵的家庭作業之前沒有事先掌握定律和法則,因而遭到失敗;機械記憶的知識無法運用於實踐,等等。

家庭作業是學習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教師對家庭作業的指導,對於提高教學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完成家庭作業的過程本身並沒有教師的直接指導。但是教師在備課的同時對家庭作業的目的、性質以及在學習本課教材中的作用,都是經過規劃的。在課堂上,還要對學生的家庭作業進行檢查。

在課堂上布置家庭作業;是根據課的教學任務來決定其用處和必要性的。如果作業的性質是全新的,則要求在課堂上先教會學生做這類新的作業。為此,教師不僅要解釋作業的內容,而且要讓學生掌握能保證順利地完成作業的認識技能。必須教會所有的學生都掌握腦力活動的方法,而對高年級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因為他們對自學有穩定的興趣和要求。

如果經常變換家庭作業的性質和形式,那麼就會大大提高學生做家庭作業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布置實際作業、書麵作業和口頭作業,要求讀補充材料,布置必須做的作業和自願選擇的作業,利用學科間聯係的作業,布置區別對待的作業、個人作業和要求集體完成的小組作業、創造性的作業,等等。

例如在五年級俄語課上布置“物主代詞”這一題目的家庭作業時,讓學生寫一篇《給朋友的信》,這種作業具有創造性,要求學生避免使用單調刻板的詞。

教育經驗和專門的研究都證明,若要增強學生完成家庭作業的願望,就應使家庭作業中有新穎的因素,它們是學生能夠理解和能夠接受的,適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而且形式也不一般化,教師要經常檢查並不應使學生負擔過重。

如能遵照上述要求去做,家庭作業可成為形成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培養他們的認識興趣和對學習的負責態度的一種手段。用於家庭作業的時間定額,在《中等普通教育學校章程》裏已有規定。

為了克服學生負擔過重的現象,有必要合理地協調各學科的家庭作業,並根據學生的能力和興趣把作業個別化。

在寄宿學校和長日製學校裏,學生在教師(或教導員)的直接指導下,一起在教室裏做功課。這樣做有很多好處:全體學生每天必須完成經常必做的家庭作業,可以培養經常獨立學習的習慣;有些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較快地掌握獨立學習的合理方法;有可能給差生和優等生分別布置不同的作業,以便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通過學生在一起自修,有助於加強集體中的關係。

選修課選修課是現代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它是按不同學科來組織的有區別的小組教學。選修課的任務是多方麵的:加深和擴大學生的知識,使他們接觸真正的科學知識;使他們形成對某門學科的穩定的認識興趣。根據學生的愛好開設的選修課,可作為學生的職業定向,是使他們對所選職業作好心理準備和實際準備的有效形式之一;選修課還對高年級學生的勞動訓練和綜合技術訓練具有重要的補充作用。

很明顯,通過選修課可以使學生的個人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選修課是按專門的教學大綱進行的。這些大綱大大加深了學校必修課程的某些理論部分。如果解決了選修課麵臨的各種複雜問題,那麼就能保證在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基礎上提高教學的科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