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現在這個追求速度與效率的現代社會裏,很多人一天到晚就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心靈裏的安寧漸漸被浮躁、物望、欲望所奴役。浮躁的心態使人們看什麼都不順眼,見什麼都生氣、聽什麼都發火、想什麼都煩心,若到了極處、極限,甚至可能鋌而走險。
一位作家說得好“誰會不愛一個平和的心靈,一個心若止水、不慍不火的生命?”在所有的生命價值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態的平和,這樣平和能夠化解浮躁之氣,遠遠超過了權勢、財富、名利的意義。
陽光是美好的,空氣是美好的,每一天都充滿快樂和溫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平常心,其實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的對於周圍所發生的事情的一種心態。
擁有平常心的人,能體會到滿足是一種快樂。滿足是對階段性成果的肯定,是人生過程的一個休止符,是從一個平台走向另一個更高平台的短暫休憩。滿足不是安於現狀,不是急流勇退,更不是一個圓滿的句號,滿足是一個調節。不懂得滿足的人是不會生活的人,他將受累於生活;不懂得滿足的人是不會工作的人,他將重負於工作;不懂得滿足的人是不會真愛的人,他將困惑於愛情。學會了滿足才能對美好生活產生憧憬,學會了滿足才能充分享受快樂所帶來的種種歡愉。
擁有平常心的人,能體會到淡泊是一種享受。淡泊是一種心境,是思想經過曆練後高素質的修養。淡泊不是對人間一切事物的否定,更不是思想麻木、無所作為的得過且過。不會淡泊的人必將是傷痕累累心緒煎熬而憔悴不堪。學會淡泊將會使心靈淨化成晶瑩剔透毫無雜質的寶玉;學會淡泊才能如魚得水,自由自在地欣賞不可多得的美妙世界;學會淡泊才能得意時而不張揚,失意時而不消沉。學會淡泊才能得到實實在在心安理得的享受。
泰戈爾說過,“天空沒有留下我的痕跡,但我已飛過。沒有藍天的深邃,卻可以有白雲的清新;沒有草原的廣闊,卻可以有小草的碧綠;沒有大海的雄壯,卻可以有小溪的淡遠。”
人生如一條淙淙流淌的長河,既有平靜也有波瀾壯闊的時候,既有峰巒疊嶂時一瀉千裏的壯麗之美,也有走過一馬平川時迂回柔情的安詳。擁有一顆平常的心才能學會滿足,學會淡泊,才能理解別人,善待自己,享受生活。
平常心是一把平衡心理的鑰匙。我們需要平常心來感受真實,陶冶情操,體味平淡瑣碎中的縷縷深情;我們需要平常心來獨守寂寞,走過泥濘風雨,潛心播種與耕耘;我們同樣也需要平常心來撫平創傷,化解恩怨,梳理愁緒,擦淨心靈上的汙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