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交通運輸與通信
一、交通運輸業的地位和作用
交通運輸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聯係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紐帶,是溝通城市與農村,工業與農業的橋梁,也是地區之間、國家之間進行社會、經濟、文化聯係的重要環節。
交通運輸業是一個特殊的物質生產部門,它並不生產新的物質產品,而是改變運輸對象空間位置,是生產在流通過程中的繼續。發達而合理的交通運輸,能及時、有效地完成運送原料、燃料、設備、各項產品等任務,保證生產正常運行,促進工農業發展。因此,交通運輸業是國民經濟體係和現代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門。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自然條件差別很大,自然資源豐富但分布不均,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因此,發展交通對各地交流物資,促進生產,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時,發展交通,對於人民交往,加強民族團結,促進信息和文化交流,鞏固國防,都有重要意義。
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我國具有悠久的水陸交通發展曆史,遠在二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就已經建立起全國性的道路(馳點)係統,開鑿了運河;隋唐時期,內河、海運都很發達,但近百年來由於帝國主義的侵略,使舊中國的交通運輸業十分落後;交通線路數量少,發展緩慢,交通線分布極不平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30多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國的交通運輸業有了很大發展,各種運輸線路迅速增加,1986年,全國綜合運輸網路長達1464萬公裏,比1949年增長了8.3倍。其中鐵路5.25萬公裏,公路裏程96.28萬公裏,內河航道10.94萬公裏,民用航空線裏程達343萬公裏,分別比解放時(1949年)增長2.4倍、11.9倍、18倍和24.7倍。此外,還新發展了管道運輸,1986年管道裏程達1.3萬公裏。
全國運輸布局得到了較大改善。解放前,我國廣大的西南、西北地區,交通閉塞,有的省、自治區沒有鐵路或公路;解放後,國家首先加快了這些地區的交通建設,扣多年來共建設了鐵路1萬多公裏,公路25萬多公裏,還疏通了許多航道。
交通運輸的現代化也有了很大發展。新建了電氣化鐵路,到1986年電氣化裏程達100多公裏;製造了新型機車(電力、內燃)、大馬力船舶、客機,開展了集裝箱運輸,等等。同時,大大促進了客貨運量的增長。
30多年來各種運輸方式的裏程、客貨運量都有了很大發展,但鐵路運輸特別是長途旅客運輸任務過重,故應進一步加強公路、水運和空運的建設,使之互相配套,逐步建立結構協調,布局合理,統一的交通運輸網。
三、交通運輸業與通信的關係
通信活動可分為廣義與狹義兩部分。廣義的通信包括人們利用簡單的手段,彼此間進行聲息和信息聯係。?義的通信則是指通過郵政組織,從事大規模、高效能的通信聯係。通信與交通運輸的關係十分密切。
1.交通運輸是通信的保征
早在我國夏朝,就設有“車正”,專管車旅交通,傳達奴隸主命令,調動各方勞力的通知,等等。周朝時,注意道路的修治維護,在幹道上還附設了路室和館舍、飲食、草料等,交通工具已有了傳車(輕車)這些都為通信效率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到封建社會,如隋、唐、宋、元、明、清等代,隨著各朝代交通的發展,通信方式、驛路種類也增多了,不僅有陸路幹線,還有了水路(運河、海上),所也增多了,分布在交通幹線上。網路也擴大了,除以各朝代都城為中心,向外輻射,形成四通八達的驛路網外,還擴大到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及國外,如陸上通西亞、歐洲,海上通日本、朝鮮、東南亞、印度、非洲等地。由此看來,我國古代通信就離不開交通運輸,交通運輸在古代就是通信的手段和保證。古代通信業的發展也是隨著交通運輸的發展而發展的。
新中國成立成後,30多年來,隨著交通運輸業的迅猛發展,現代交通運輸體係出現,汽車、火車、飛機、輪船等現代交通工具廣泛使用,鐵路、公路線的建設不斷加強,航空線和航道的開辟、發展,使通信加快了速度,增加了規模和種類,擴大了範圍。
2.現代交通運輸是郵政通信的物質基礎
交通運輸網絡構成通信網絡。全國幹線郵運網基本上由鐵路、航空線組成;省內線汽車郵路,則利用各省的公路網。1986年航空郵路為28.8萬多公裏,鐵路郵路為20.1萬公裏,公路郵路為4萬多公裏。
交通運輸工具也是通信的工具。郵電部門根據各地運輸條件和各種運輸部門特點,組織直運和經轉。選適當車次,設有火車郵廂;並設郵運汽車、摩托車、機動船等。根據1986年統計,全國火車郵廂共9輛,郵運汽車925輛,摩托車,12284輛,機動船19艘。
車站、碼頭、機場等是信件、包裹等裝卸集散地。交通運輸部門的新線建設,新型交通設施的使用,新的技術成果和管理科學的應用,都為郵政通信創造了條件。當然,郵電通信業的發展,也為交通運輸提供了方便。現代交通運輸業包括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運輸。
第二節鐵路運輸地理
鐵路是載運量大、速度快、連續性強,受自然條件影響小的現代化運輸方式。我國自1876年興修從上海到吳淞的第一條鐵路以來,直到解放前實有鐵路2.2萬公裏,通車裏程1萬公裏。解放後,我國鐵路建設發展迅速,到1983年,共修建和正式驗交的幹支線鐵路106條,計25500多公裏,1986年鐵路營業裏程共125萬公裏。全國除西藏外,大陸各省、區都有鐵路相通。鐵路布局不平衡狀況也有很大改善。如京廣鐵路以西地區鐵路長度,由解放初的3750公裏增加到2萬多公裏,占全國鐵路總長百分之四十五。目前,在全國範圍內,已形成一個千支線結合、沿海與內地脈絡相通的路網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