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郵電通信地理分布(1 / 3)

通信主要包括郵政和電信。郵電是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是社會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要條件。通信地理的研究對象是郵電經濟活動的地理條件及其形成發展地域分布規律。內容主要包括通信量、郵電局所分布、通信網路等地理構成和地域通信量差異,其核心是研究郵電通信及其組合的空間分布特征。

我國郵電局所分布規律是有三個明顯的特點:第一,設在農村的局所多,占全國郵電廚所的84.3%。農村郵電局所比重大,這與農村人口多,麵積廣大有關。第二,東部和沿海地區郵電局所多,郵路和電路密集,西部郵電局所稀少,郵路和電路稀疏。第三,平原郵電局所分布多,郵路和電路分布密集,山區郵電局所少,郵路和電路稀少。研究郵電通信分布規律,對社會主義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的發展,起重大作用。

第一節影響郵電通信發展的地理因素

我國通信發展曆史悠久,影響郵電經濟活動的地理條件是豐富多樣的,從而表現為郵電通信量分布和郵電中心、郵電網絡等地域結構的形式和內容各有不同特色。

我國具有郵電發展極其優越的地理條件。我國有幅員遼闊,地形複雜多樣,氣候複雜;這不僅直接影響到我國經濟生產發展的多樣性、豐富性和地域差異性,而且也提出了對郵電發展的客觀要求,大大地促進了郵電通信形式和內容的多樣性、豐富性和地域性。我國長期以來形成了數以萬計的、廣泛分布於全國各地的大、中、小郵電中心及其網路,就是這些條件的具體反映。

我國複雜的自然地理條件是影響和製約郵電通信量和通信網路的重要因素。凡是影響交通運輸正常運行的自然地理因素(例如暴雨、暴雪、泥石流、台風、山洪、地震等等),也都影響郵政通信。電信服務機構和線路也同樣受地形地貌、江河湖海水域灘塗、氣候、太陽黑子、耀斑和日冕等自然地理和天文因素的製約。這樣就形成了郵電生產過程具有明顯的區域差異性,從而要求與之相適應的郵電局所站台規模、地理位置及範圍的差異性,等等。自然地理條件既是郵電生產形成發展的自然基礎,也是郵電生產的基本依據。

我國人文地理條件對郵電生產過程的影響遠比自然地理條件複雜;它主要包括人口、民族、城市、農村、科學技術、曆史發展基礎和社會經濟條件,等等。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隨著計劃商品經濟的發展和“開放、搞活”政策的實施,原有通信設施嚴重落後和郵電地理布局不合理的矛盾十分突出,郵電通信成了國民經濟的一個薄弱環節。六屆人大通過的“七五計劃”明確獵出,要堅決地把發展通信放在優先地位。為了使郵電通信網路的點(中心線互相貫通,縱橫交錯,布局合理,規模大小合適符合國民經濟發展的通信需要,就必需考慮下麵一些影響郵電發展的主要地理因素。

1.自然地理條件對我國郵電事業的局所站台的選點和郵電網路的形成都起重要作用。郵電的局所站台和郵路線路的建立,一定要考慮地形、地貌、地質、氣候、水源等自然地理情況。例如寒潮、台風、冰雪、暴雨、濃霧、地震、山洪、滑坡、塌方以及泥石流等,都可以破壞郵電係統,中斷郵電。所以,郵電部門要考慮各地區的地理情況,掌握自然地理規律,製定方案對策。

2.地理位置影響郵電局所站台的布局。郵電通信服務機構分布和通信設施地點的選擇,都要考慮海陸位置、地形位置、交通位置等。郵電局所等服務機構要設在人口稠密、商業發達、交通便利的地方。此外,郵件轉運站應建立在交通樞紐地區,並靠近車站和碼頭,國際郵件互換局和交換站,應設立在與國外交通線相通的地點;微波站應選定在自然環境安靜、受幹擾影響小的地區,並應選在相鄰兩個微波天線相距不超過視距的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