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郵電通信地理分布(2 / 3)

3.人口數量和人口分布狀況影響郵電服務機構的布局。我國人口眾多,郵電通信量很大,為了配合國民經濟的發展,必須搞好通信事業,建立起具有一定水平的郵電通信能力和一定數量的郵電通信網點,以保證通信暢通,滿足國家和廣大人民的需要。

我國人口分布不平衡,在全國和各地都具有這一特點。這就影響到郵電局所服務機構的分布;這就需要根據人口分布的規律,因地因時製宜,合理地調整和安排郵電服務機構郵電服務機構規模和設施的配置要合理,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我國人口的年齡結構、性別、職業、文化、風俗、宗教等等,都會對郵電服務機構的地域差異產生一定的影響。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因此,要充分考慮各民族的風俗習慣,發展民族地區的郵電事業,促進各民族間的團結。

心科學技術和經濟的發展對郵電布局的影響很大。我國是一個曆史悠久的國家,隨著社會物質生產方式的曆史演變,郵電通信的地域分布也隨之發生重大變化。當前,一場世界範圍的新技術革命正在蓬勃興起,在這場新技術革命中,信息已成了繼人、財、物之後,人們所擁有的第四種重要資源。整個社會的信息量急劇增加,如何以最快的速度獲取信息,交換信息,傳遞信息,已經成了這場新技術革命中的一個突出問題。隨著電子計算機的普及和計算機網的發展,郵電通信網將和計算機網合二而一,共同促進郵電事業的大發展。新中國郵電的發展和布局,總的特點要求是在均衡分布全國社會生產力的總原則下,按照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均衡分布全國的郵電中心和郵電網路,不斷滿足全國和各地區的郵電通信量的需要。

第二節我國郵電通信地理分布原則及特點

一、通信地理分布原則

郵電通信布局是整個社會生產布局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以點線(網絡狀)分布為特色的生產布局形式。郵電通信布局在生產布局總原則的指導下,根據通信業的特點和要求,具有自身的原則。茲將這些原則分述如下。

1.郵電通信地理布局要與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和城鎮居民點分布相適應,也就是郵電服務機構和網絡的數量、能力和規模要滿足工農生產和人民生活通信量的需要。線路和郵路位置要接近主要工礦企業和城鎮居民點,郵路和線路的建設要和鐵路、公路、電站、高壓線等各種設施以及工農業發展部署相協調。

郵電通信布局要使全國各地區連接成一個完整的通信網。郵電通信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不僅是為全國各地區、各單位提供便利的通信條件,而且還有促進全國各地區資源開發、發展民族經濟、加強國防和維護國家統一等重大作用。因此,郵路和線路要遍及全國各個地區,包括深入到內地和廣大邊遠地區;使全國各地區組成一個幹支交錯、脈絡相通的通信網絡,使郵件運轉和電信來往通暢、及時、無誤。

2.實行各種郵電方式的合理分工和綜合通信。通信包括郵政和電信兩種方式,各有不同的技術經濟特征及適應範圍,應結合各地區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和通信網絡基礎等方麵的地區差異性特征,因地製宜地選擇發展合理的通信方式;同時,實行相互間的合理分工,相互協調,形成一個綜合通信能力,以保證及時、經濟地完成整個通信過程。

二、我國郵電通信的現狀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通信發展曆史的國家,但由於近百年來帝國去義的侵略,以及多年來頻繁戰爭的破壞,舊中國的郵電通信事業十分落後,主要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