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行業神的定義、分類與特征(2 / 3)

行業性

與民間普遍供奉的一般神祇比較,行業神具有明顯的行業性,即:行業神是主宰和保佑某一行業之神,從業者是為行業的利益和需要奉神的,被奉為行業神者與行業特征有一定聯係。在行業神中,有不少神原本或同時是民間普遍信仰的神靈,如灶君、文昌帝君、觀音、藥王、關公、財神、火神、土地神,花神、倉神、送子娘娘等等。這些神靈被作為行業神供奉時,都具有了行業性,這種行業性是民間普遍供奉這些神時所不具備的,因而從業者供奉這些神與一般民眾供奉這些神的性質是不同的。

廚業供奉灶君與一般家庭供奉灶君的性質就不同。一般家庭隻是將灶君奉作吉祥之神,供奉灶君是為了求其“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廚業則將灶君管灶的特征與行業工具——爐灶聯係起來,並奉灶君為廚業祖師,供奉灶君是為了求其保佑廚業的興旺。醫藥業供奉藥王與民間供奉藥王性質也不同,對於醫藥業來說,藥王是祖師,供奉藥王是求其保佑醫運亨通,藥業興旺;對於一般民眾來說,藥王雖是醫藥之神,但並不與民眾各自所從事的行業發生聯係,因而藥王對於醫藥業是行業神,對於一般民眾則不是。觀音菩薩對於一般民眾來說隻是慈悲之神,玉器業則因其所穿白衣潔白如玉而奉為本業祖師,影戲業又拫據影戲源於觀音的傳說奉觀音為影戲業祖師。一些行業供奉的土地神與城鄉一般土地廟裏供的土地神也是不同的,如自貢井鹽業供奉的“並口土地”,專管井鹽生產;宜興陶業供奉的土地神,專管供應製陶用的好陶土,這類土地神,可謂之“專業土地神”。

由於從業者是將灶君等神作為行業神供奉的,因而其奉神活動較之民間一般的奉神活動要具有行業特點。淸·讓廉《京都風俗誌》雲:“八月初三口,為灶君生辰,廚行建灶君會,人家鋪肆。”說明廚師祭灶是按行業有組織舉行的,比“人家鋪肆”祭灶要隆重、有特色。醫藥業舉行祭祀葯王的活動時,往往與交流醫術和釆藥之道結含在一起。影戲業為表示對觀音的恭敬,形成了一整套繁瑣的規矩和禁忌,如演唱觀音者必須由德高望重的老藝人擔任等等。自貢鹽場在鑿井、修井、排除井下事故時,都要祭祀並口土地,鹽鹵出多了,還要給井口土地“納妾”,即增祀土地婆婆。宜興每個開泥的塘邊都築有土地神龕,每天進出泥塘都要祈求土地神供應好土。

需要指出的是,並不是從業者供奉的所有的神都具有行業性,都可算作是行業神。例如北京銀號會館中供奉的觀音、藥王,既與行業特征無關,也很難看出供奉他們是出於銀錢業的某種專業需要,大概供此二神不過是為了消災祛病、求吉祥,與民間通常供奉此二神的意義並無差別。在從業者洪奉的神中,有些神是否可以算作行業神,界限很模糊。這類神為數不多,且不重要,故無需深究。

虛構性,附會性

虛構性、附會性是許多行業神的重要特怔。誠如清·孫嘉淦為奉老君為祖師的山西銅鐵錫等業所建潞安會館撰寫的《重修爐神庵老君殿碑記》所雲:“後世求福情勝,不核祀典,往往創為臆說,曰某事某神司主,某業某神主之。支離附會,其可笑如老君之為爐神,何可殫述。”行業神的所謂神性皆屬虛構,自不待言,這裏著重談談祖師身份的虛構性、附會性。絕大多數祖師神的祖師身份都是虛構和附會出的。祖師,就其本來意義而言是指創業者,從業者也是這樣認定的。以這一標準衡量,在眾多的祖師神中,隻有很少一部分人物對於某些行業來說可以大體稱得上祖師,如蔡倫對於造紙業、孔子對於教育業、黃道婆對於內地棉紡業等。但絕大多數所謂祖師,都不是真正的祖師,而是虛構和附會出來的。虛構人物的祖師身份,無疑是虛構的;實有人物的袓師身份,則是附會出來的。那些作為祖師身份的種種根據,或雖實有其事,但不足為據,或本身也是虛構和附會出的。虛構人物的祖師身份必為虛構無須多說,實有人物被附會為祖師則有以下兩種情況。其一、將本來與某行業無關的人物與該行業拉上關係,進而奉為祖師。例如:老君與鐵匠等用爐火的行業本無關係,隻因小說中寫老君有八卦爐,便被鐵匠等業附會為爐神和祖篩。呂洞賓被奉為剃頭業祖師有多種附會,其中之一是將傳說中他那口斬黃龍的飛劍附會為剃刀,從而奉其為剃頭業祖師。計線業奉劉海為祖師,是將劉海戲金蟾時“線過金錢眼”附會為穿針引線,進而附會為祖師。蔡邕、顏真卿(顏魯公)與醬園業本毫無瓜葛,隻因其名號與“菜傭”、“鹽鹵”諧音,便被附會為醬園業祖師。其二、有的人物雖幹過某種行業,甚至是傑出者,但尚夠不上祖師,從業者也據其為本業先人而附會為祖師。如蕭何、曹參曾為書吏、獄吏。但並非書吏業的創收者,書吏收因他們幹過書吏、獄吏。便附會為本業祖師。樊噲曾“以屠狗為亊”,但不是屠宰業的創業者,屠宰業因其曾屠狗而附會為本業祖師。比較以上兩種請況,第一種的附會程度顯然比第二種要高。

從業者在附會出祖師的同時,也自然把一些行業習俗的由來附會到祖師身上。如奉朱元璋為祖師的酸梅湯販將所用的廣告標誌銅招子和作貨聲之用的冰盞碗兒說成源自朱元璋。其說雲:朱元璋在起兵之地襄陽施舍酸梅湯時,使用銅招子作“商標”,其形狀是銅座上立一銅柱,柱上有一銅月牙。因朱元璋做過和尚,為肖形和尚所用之“月牙方便鏟”禪杖形製,故用月牙作標誌。朱元璋即位金陵後,月牙中間又加刻了一“日”宇,意為月(月牙)旁有日,乃“明”字之紀念,銅招子的寓意即為“大明朝之起兵發祥,乃因施舍烏梅而龍興”。作貨聲的冰盞碗兒則是由朱元璋當和尚誦經時所用的法器“手罄”改造成的。又如奉文昌帝君為祖師的評書藝人將自己所用的道具白毛巾,說成是由寫著皇帝為讓官府、驛站優待到各地講史述今的文昌帝君而下的聖旨的白絹演變來的。奉盲樂師師曠為祖師的吹鼓手,將自己閉著眼吹喇叭的習慣,說成因師曠就這麼吹。奉劉伯溫為祖師之一的浙江龍泉、慶元、景寧三縣菇民,將自己對采菇技術的保守態度,說成因劉伯溫當年奏準,香菇的專利巳屬於龍泉等三縣了。

行業祖師所以多為虛構和附會的產物,原因有多種,其中兩個重要原因是:其一、由於行業的創立多是集體的產物,又由於許多技藝雖對行業創立有決定作用,但其發明創造者的名字大都沒有留下,因而大多數行業很難在曆史上找到一位真正可以稱得上祖師的人物,所以隻好虛構和附會出來。遠古的“文化技術神靈”(文化業績和技藝的創造發明之神),如伏羲、神農、黃帝、嫘祖等等,就是由於這種原因虛構出來的。胡適在談到“箭垛式人物”黃帝時說:“上古有許多重要的發明,後人不知道是誰發明的,隻好都歸到黃帝的身上,於是黃帝成了上古的大聖人。”(《〈三俠五義〉序》)在從業者虛構和附會出的祖師中,很多都來自這些古時人們虛構的“文化技術神靈”。魯迅曾說到人們把火神附會為火災的祖師:“至於火災,雖然不知道那發明家究竟是什麼人,但祖師總歸是有的,於是沒有法,隻好漫稱之曰火神,而獻以敬畏。”(《且介亭雜文·關於中國的兩三件事》)此火神雖非行業祖師,但虛構祖師的原因、觀念是相同的,反映出造祖師的一般“原理”。其二、從業者除客觀上難以在曆史上找到堪稱祖師者外,主觀上則由於受了傳統的“智者創物”觀念的影響,習慣於將集體的或不知名者的發明創造附會到某一“智者”身上。《周禮·考工記》稱:“知(智)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百工之事,皆聖人之作也。爍金以為刃,凝土以為器,作車以行陸,作舟以行水,此皆聖人之所作也。”在“智者創物”觀念的支配下,“某人作某物”的說法非常普遍,如《世本》、《物原》、《博物誌》、《事物紀原》、《事物原會》等書所載的杜康作酒、宿沙煮鹽、赫胥造梳等等。從業者一方麵繼承了這些成說而奉有關創物之人為祖師,一方麵自己又創造出新的“智者”而奉為祖師。